<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天目的詩詞(35首)

    21 《送忍之清兄入天目》 明·阮自華

    之子南方去,環聲過霅溪。
    桃花春自睹,藥草雨遍齊。
    法座高秦望,迦音滿會稽。
    何時開六葉,一為止兒啼。

    22 《過天目山活埋庵》 明·紫柏大師

    自古名高累不輕,飲牛終是上流清。
    吾師未死先埋卻,又向巢由頂上行。

    23 《贈天目吳君實》 宋·林景熙

    詩興翩翩度雪溪,巖云猶護舊留題。
    夢回殘月蒼梧曉,家在春風秀麥西。
    萱草堂深衣屢寄,桃花觀冷酒重攜。
    故山石鏡無人問,空與寒猿照影啼。

    24 《送天目吳君實館越》 宋·方回

    試問推潮鬼定知,幾吳幾越幾西施。
    八千又見陰陵散,十九終存曲水之。
    我輩不當爭外物,如君可用要人詩。
    勉哉往學南山豹,端復深藏霧雨姿。

    25 《壽昌鄭生入天目山禮僧》 宋·方回

    欲作空門補處人,如何頭上裹頭巾。
    曹溪一夜傳衣缽,元是當年行者身。

    26 天目山僧隱居》 宋·釋文珦

    卜居就窮崖,幾席凈如氾。
    三池更幽絕,澄澈皆可鑒。
    深處有蟠蛟,游子不敢瞰。
    獨向月明時,臨流學清梵。

    27 天目山逸人居》 宋·釋文珦

    隱處元無路,煙霞素所期。
    不逢樵子說,那有世人知。
    樹老回春晚,山高見日遲。
    欲為重到約,恐爾又深移。

    28 天目禪師歸梁渚舊隱》 宋·釋文珦

    聞師歸渚上,欲盡百年間。
    獨鶴知難侶,孤云不易攀。
    龍盂經幾綴,虎錫上重環。
    禪子多求法,玄門為啟關。

    29 《送僧還天目》 宋·宋無

    瓶錫亂峰西,藤羅盡掩扉。
    山藏翠微寺,僧向白云歸。
    梵寂風學聲,祥深雪到衣。
    想曾行道處,猿鳥共忘機。

    30 《霜天曉角(趙簿席上寫目前之景)》 宋·郭應祥

    琉璃十碗。
    獸炭紅爐暖。
    花下兩枝銀燭,和氣洽、歡聲滿。
    從他吹急管。
    杯行須款款。
    盡做更移漏轉,也猶勝、春宵短。

    31 《浪淘沙·極目楚天空》 宋·幼卿

    極目楚天空,云雨無蹤,漫留遺恨鎖眉峰。
    自是荷花開較晚,孤負東風。
    客館嘆飄蓬,聚散匆匆,揚鞭那忍驟花驄。
    望斷斜陽人不見,滿袖啼紅。

    婉約寫景抒情

    32 《自行在解維宿長安閘下回望天竺諸山依依在目》 宋·馮時行

    歸來豈不好,去國意如何。
    主圣憂思切,時危習俗訛。
    山高更回首,天闊阻悲歌。
    一寸丹誠地,余生感憤多。

    33 《青玉案·天涯目斷江南路》 宋·趙長卿

    天涯目斷江南路。
    見芳草,迷風絮。
    綠暗花梢春幾許。
    小桃寂寞,海棠零亂,飛盡胭脂雨。
    子規聲里山城暮。
    月掛西南夢回處。
    滿抱離愁推不去。
    雙眉百皺,寸腸千縷,若事憑鱗羽。

    34 《滿江紅 不肖目疾,中承都運趙侯天章侯天章》 元·王惲


    昨晚又以樂府見示,疾讀數過,不覺有起予之嘆。
    復尋前盟,略酬二公風月溪堂,也曾是、東州行客。
    長記得、相逢一笑,*愁都雪。

    35 《入廣至贛雪霽天朗聊舒耳目》 宋·曾豐

    數自離家今幾程,半風半雨半陰晴。
    白云故作關愁色,烏鵲爭為報喜聲。
    來耗得梅偷傳送,去途惟柳管將迎。
    囊中少帶江西雪,見說五羊煙瘴輕。

    * 關于天目的詩詞 描寫天目的詩詞 帶有天目的詩詞 包含天目的古詩詞(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