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天痕的詩詞(758首)

    441 《點絳唇·悶托香腑》 宋·陸文圭

    悶托香腑,淚痕一線紅膏溜。
    將身錯就。
    枉把鴛鴦繡。
    柳帶青青,攀向行人手。
    天知否。
    白頭相守。
    破鏡重圓后。

    442 《題洞霄》 宋·羅相

    峰回路轉九重關,一柱擎天鎖翠煙。
    斧鑿無痕開六洞,佩環如響萃群仙。
    巖前翔涌云根石,林下縈飛玉色泉。
    為愛丹霞留物外,經綸事業付他年。

    443 《和黃叔萬游西湖韻》 宋·沈繼祖

    城西去天才尺五,溯游從之不修阻。
    西湖春水漲舊痕,葡萄盎盎浮春醑。
    魚成隊陣影虛游,禽呼友朋聲樂與。
    船行是處有佳趣,芳草和煙為斷浦。

    444 《句》 宋·釋從垣

    泉石天象轉,花月地痕虛。

    445 《偈六首》 宋·釋法智

    辨不辨,昏不昏,打破盆子只論盆。
    千里遠山煙樹,數家沙島漁村。
    夜深月與湖光渾,天水茫茫絕點痕。

    446 《辭眾偈》 宋·釋法作

    七十七年,幻緣忽破。
    秋水無痕,霜天月墮。

    447 《游古觀》 宋·釋秘演

    參差宮殿倚青天,一別重來四十年。
    老檜掛巢時有鶴,亂云藏洞久無仙。
    春移草色抽新帶,雨養苔痕壓舊錢。
    兩兩相逢皆不合,落花流水石爐煙。

    448 《題翠麓亭》 宋·釋仲殊

    素虬盤屈走靈泉,槲葉涂紅作畫船。
    幡轉玉繩光影旋,杯銜金鏡酒痕圓。
    篆形彩字方傳世,星落光纏忽下天。
    遠想螭蟠殊未若,小圖河曲宛依然。

    449 《題幽石》 宋·太史章

    痕疑神所鑿,不與眾巖俱。
    鎮地形何直,參天勢自孤。
    鶴棲喬木穩,猿攬古藤粗。
    欲得丹青手,和云畫作圖。

    450 《晚憩石門洞》 宋·王舫

    艤棹石門外,天風吹夕陰。
    疏鐘醒客夢,危瀑洗塵襟。
    龍去洞云薄,鶴歸松露深。
    舊碑看米字,猶帶蘚痕侵。

    451 《答盈盈》 未知·王山

    東風艷艷桃李忪,花圍春入屠酥濃。
    龍腦透縷鮫綃紅,鴛鴦十二羅芙蓉。
    盈盈初見十六,眉試青膏鬢垂綠。
    道字不正嬌滿懷,學得襄陽大堤曲。

    452 《重修山河堰》 宋·王素

    畫隼精明破曉暾,恰逢寒食過江村。
    輕煙飛絮漢中道,白葦黃茅渭上屯。
    人力萬工支水派,天心兩邑溉川原。
    柳營一飽源頭看,夜雨新肥拍岸痕。

    453 《巖桂》 宋·楊與立

    自從月窟得靈根,使擅人間眾森尊。
    萬斛天香非世有,十分秋色至今存。
    林高直接孤輪影,枝花休尋舊斧痕。
    午夜樓頭足心賞,天低風細欲飛魂。

    454 《龜山禪寺》 宋·姚望之

    萬山深處遠輪蹄,古寺雍熙詔賜題。
    坐望竺乾諸佛近,徙憑菌閣十方低。
    靈巖頻見玄猿度,琪樹應招白鶴樓。
    不覺勝游天已晚,一痕新月印前溪。

    455 《憶匡山》 宋·俞躍龍

    匡廬一掬里,雪眼嗽天根。
    時落凍僧影,不逢飛鳥痕。
    夢中石門路,月照柴桑村。
    春水自茲遠,幽期空復存。

    456 《題王提舉界畫宮殿圖》 明·張紳

    吳蠶擇繭銀絲光,輕毫界墨秋痕香。
    宮中千門復萬戶,知是阿房是未央。
    樓頭美人朝未起,十二珠簾隔秋水。
    香銷玳瑁舞筵間,夢斷芙蓉鴛帳底。

    457 《白石山》 宋·張志道

    山似游龍勢欲奔,山中有路透天閽。
    峰巒常帶煙霞色,洞穴渾無斧鑿痕。

    458 《秋日懷松溪趙宰經父》 宋·章粲

    晴窗靜繙書,凝塵掩行跡。
    花影晝簾閒,苔痕秋徑寂。
    憑高招遠風,緣流弄寒碧。
    緘情寄天涯,杳杳江閩隔。

    459 《句》 宋·章得象

    天面長虹一鑒痕,直通南北兩山春。

    460 《陳老畫牛》 宋·趙汝績

    老融棄發逃于禪,胸藏丘壑身林泉。
    時拈寸草幻墨汁,慘淡咫尺生風煙。
    尤工畫牛古絕比,不特形似真神全。
    平生知己一攻愧,惜墨如命詩猶傳。

    * 關于天痕的詩詞 描寫天痕的詩詞 帶有天痕的詩詞 包含天痕的古詩詞(7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