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天欲明的詩詞(2300首)

    481 《金陵九思》 明·鄧氏

    丁卯,王母歸咸京,余母子從。
    經潯陽,兼彭澤,自鄖、襄入秦嶺而之長安。
    王母庚午仙矣。
    辛未,有先君子之變,夫子頻欲以我南,弗能也。

    482 《石州慢·己酉秋吳興舟中作》 宋·張元干

    雨急云飛,驚散暮鴉,微弄涼月。
    誰家疏柳低迷,幾點流螢明滅。
    夜帆風駛,滿湖煙水蒼茫,菰蒲零亂秋聲咽。
    夢斷酒醒時,倚危檣清絕。

    豪放寫景抒情悲憤

    483 《饋歲/別歲/守歲》 宋·蘇軾

    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至除夜達旦不眠為守歲蜀之風俗如是余官于岐下歲暮思歸而不可得故為此三詩以寄子由饋歲
    農功各已收,歲事得相佐。
    為歡恐無及,假物不論貨。
    山川隨出產,貧富稱小大。

    春節鄉風思念

    484 《齊宣王見顏斶/顏斶說齊王》 先秦·佚名

    齊宣王見顏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說。
    左右曰:“王,人君也。
    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

    古文觀止對話勸諫

    485 《喜雨亭記》 宋·蘇軾

    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敵,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

    古文觀止詠物寫雨憂國憂民

    486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487 《封建論》 唐·柳宗元

    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則孰為近?曰:有初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論述政治

    488 《水調歌頭 昔擬栩仙人王云鶴贈予詩云,寄與》 元·趙秉文

    四明有狂客,呼我謫仙人。
    俗緣千劫不盡,回首落紅塵。
    我欲騎鯨歸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時真。
    笑拍群仙手,幾度夢中身。

    489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490 《送王大昌齡赴江寧》 唐·岑參

    對酒寂不語,悵然悲送君。
    明時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澤國從一官,滄波幾千里。
    群公滿天闕,獨去過淮水。

    送別友人懷才不遇祝福

    491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唐·韓愈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嵩當中。
    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
    噴云泄霧藏半腹,雖有絕頂誰能窮?
    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

    唐詩三百首登高寺廟

    492 《金銅仙人辭漢歌》 唐·李賀

    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
    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
    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離別懷古感傷

    493 《詩》 唐·拾得

    諸佛留藏經,只為人難化。
    不唯賢與愚,個個心構架。
    造業大如山,豈解懷憂怕。
    那肯細尋思,日夜懷奸詐。

    494 《昭君怨·送別》 宋·蘇軾

    誰作桓伊三弄。
    驚破綠窗幽夢。
    新月與愁煙。
    滿江天。
    欲去又還不去。
    明日落花飛絮。
    飛絮送行舟。
    水東流。

    典故離別寫景

    495 《清平樂·春風依舊》 宋·趙令畤

    春風依舊,著意隋堤柳。
    搓得鵝兒黃欲就,天氣清明時候。
    去年紫陌青門,今宵雨魄云魂。
    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

    春景抒情憶舊懷今

    496 《滿江紅·金陵烏衣園》 宋·吳潛

    柳帶榆錢,又還過、清明寒食。
    天一笑、滿園羅綺,滿城簫笛。
    花樹得晴紅欲染,遠山過雨青如滴。
    問江南、池館有誰來,江南客。

    春游寫景懷古

    497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兩漢·司馬遷

    正義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蕭、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勛,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
    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
    ”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而枝葉稍陵夷衰微也。

    古文觀止歷史故事寓理

    498 《后出師表》 魏晉·諸葛亮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古文觀止

    499 《爭臣論》 唐·韓愈

    或問諫議大夫陽城于愈,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學廣而聞多,不求聞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晉之鄙。
    晉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
    大臣聞而薦之,天子以為諫議大夫。

    古文觀止議論寫人

    500 《浣溪沙》 宋·張元干

    山繞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樓下欲三更。

    霧柳暗時云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蕭蕭散發到天明。

    山水婉約

    * 關于天欲明的詩詞 描寫天欲明的詩詞 帶有天欲明的詩詞 包含天欲明的古詩詞(23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