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天心的詩詞(36首)

    21 《余既和樂天詩而喜于年及之心猶不能自已又復》 宋·吳芾

    先子春秋僅八旬,一生多難只安貧。
    豈期有子登清禁,亦復如今作老人。
    共羨浮榮光故里,自慚實德忝吾親。
    從前萬事皆逾分,只合歸休保此身。

    22 《余既和樂天詩而喜于年及之心猶不能自已又復》 宋·吳芾

    新歲妻孥慶七旬,遍赒鄰里及孤貧。
    高年滿座有醉客,丐者塞涂無餒人。
    平日要同人喜樂,此時寧間物疏親。
    余生自度渾能幾,詎可徒勞負此身。

    23 《余既和樂天詩而喜于年及之心猶不能自已又復》 宋·吳芾

    故園春到已三旬,滿目繁華未覺貧。
    年老得逢無事日,心閑不類有官人。
    戴花休管頭無那,酌酒何妨手自親。
    七十人生從古少,安知來歲有吾身。

    24 《余既和樂天詩而喜于年及之心猶不能自已又復》 宋·吳芾

    憶在霜臺未六旬,嘗陳仕宦縱家貧。
    豈容七十不納祿,卻為斗升猶牧人。
    年齒幸吾今已及,官曹從此不應親。
    愿天許遂終焉志,養此疏慵老大身。

    25 《余既和樂天詩而喜于年及之心猶不能自已又復》 宋·吳芾

    一年三百有余旬,舉世棲棲苦迫貧。
    得享安寧七十歲,已勝衰謝萬千人。
    好官縱使登三事,榮養何由及二親。
    爭似山間林下坐,無憂無毀足全身。

    26 《余讀林子仁詩云君心恨不走天涯不比衰翁只戀》 宋·劉學箕

    梅邊春興浩無涯,長憶西湖處士家。
    我政念君君過我,夜窗同共醉疏花。

    27 《心老得法天柱修靜能道黃龍會中諸耆舊及他宗》 宋·張嵲

    經年于此忍朝饑,又見秋山草木腓。
    滿口陽春無和者,卻將錫杖向空飛。

    28 《心老得法天柱修靜能道黃龍會中諸耆舊及他宗》 宋·張嵲

    道人別我焦山去,擬卜穹巖畢暮年。
    帆來帆去澄江闊,我亦心馳落照前。

    29 《心老得法天柱修靜能道黃龍會中諸耆舊及他宗》 宋·張嵲

    口如布谷本無語,身似虛空何所還。
    觀音巖迥出云雨,好住幽窗望小山。

    30 《見天地心》 宋·葉茵

    百卉伏窮陰,一枝倚青色。
    因易探真機,生意何曾息。

    31 《見天地心》 宋·黃庚

    乾坤主宰妙難窺,識破倪便萬可知。
    陽動於陰分太陰,剝窮必復露真機。
    化工自有經綸處,生意元無間斷時。
    萬象皆春從此始,細參羲畫究精微。

    32 《賀天童心首座出世仗錫》 宋·釋紹曇

    懶織蒲鞋罷養親,入蟭暝眼鼓煙塵。
    只將打發云門手,更與玲瓏接一人。

    33 《送鑒禪人自天童之江心》 宋·釋紹曇

    東谷生涯徹骨貧,煩君說與了師兄。
    一從鳳宿龍巢后,寶殿無人步月明。

    34 《天竺謝竹心陳通判見訪》 宋·釋行海

    紫袍烏帽馬蹄輕,曉浥秋山桂露清。
    慷慨劇談當世事,艱難方見故人情。
    杏園舊宴魁麟筆,蓮幕重開佐鳳城。
    青瑣玉堂殊有待,江淮何日可休兵。

    35 《天竺謝竹心陳通判見訪》 宋·釋行海

    三十余年別剡川,一瓢分飲葛洪泉。
    當時玄度尋支遁,今日昌黎欠大顛。
    游宦石頭懷往事,傷心瓜步梗來船。
    蓋應借箸趨前列,北面風寒快著鞭。

    36 《寄張心湛天師》 明·王稚登

    青鳥音書久寂寥,霓旌去入鳳城遙。
    身披一品麟衣坐,手捧三公象簡朝。
    長樂花深容曳履,未央月出許吹簫。
    不須更上蓬萊頌,清靜無為祝帝堯。

    * 關于天心的詩詞 描寫天心的詩詞 帶有天心的詩詞 包含天心的古詩詞(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