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天山的詩詞(312首)

    221 《泉牧帖請囊山福上人住持承天既至有沮之者興》 宋·劉克莊

    揖退新龍象,歸尋舊鶴猿。
    空令行百里,不遣罵三門。
    易致實封者,難招不動尊。
    辟支放光處,尚有石龕存。

    222 《辛亥孟秋戊子有虹下天繞飛泉山入東谷飲古井》 宋·文同

    長虹落天帔,萬丈截群嶺。
    蟠身下深谷,俯首飲古井。
    居人莫之指,況復敢引領。
    幡然繞空去,云霧變俄頃。

    223 《題三山天慶觀三首》 宋·白玉蟾

    渺渺神霄天,玉京何岧峣。
    瓊花露泣蕊,琪樹風鳴條。
    瑤妃侍云笈,羽童舞金翹。
    嗟彼世間人,紅塵徒朝朝。

    224 《題三山天慶觀三首》 宋·白玉蟾

    紫瓊飛清都,翠云護絳闕。
    不見有星辰,俯視但日月。
    下世二千年,不敢向人說。
    吾已成金丹,留下飛仙訣。

    225 《題三山天慶觀三首》 宋·白玉蟾

    玉皇香案吏,金闕禁垣卿。
    寶罏烹日月,鐵尺鞭雷霆。
    曉煉西山云,夜煎北斗星。
    城南告樹精,吾家在瑤京。

    226 《韓玉汝山堂會別梅花已盛至蘇州示諭水鄉天寒》 宋·蔡襄

    遙知畫舫艤江隈,寒勒梅花未得開。
    唯有山堂紅燭下,至今繁艷傍尊罍。

    227 《謝商守宋郎中寄到天柱山戶帖仍依元韻》 宋·邵雍

    商於飛到一符新,遂已平生分外親。
    尤喜紫芝先入手,西南天柱與天鄰。

    228 《謝商守宋郎中寄到天柱山戶帖仍依元韻》 宋·邵雍

    初心本欲踐臣鄰,帝里司回斗柄春。
    今日得居天柱下,不憂先有夜行人。

    229 《謝商守宋郎中寄到天柱山戶帖仍依元韻》 宋·邵雍

    不將生殺奏嚴宸,卻抱煙嵐學隱淪。
    多謝史君虛右席,重延天柱一山人。

    230 《謝商守宋郎中寄到天柱山戶帖仍依元韻》 宋·邵雍

    一簇煙嵐鏁亂云,孤高天柱好棲真。
    從今便作西歸計,免向人間更問津。

    231 《謝商守宋郎中寄到天柱山戶帖仍依元韻》 宋·邵雍

    無成麋鹿久同群,占籍恩深荷史君。
    萬古千今名與姓,得隨天柱數峰存。

    232 《欲訪天柱山阇黎寄一絕句》 宋·毛滂

    三年不到上人家,目斷晨煙與暮霞。
    急遣寄聲堂下水,便來洗眼看天花。

    233 《過張天驥山人郊居》 宋·蘇轍

    南山莫將歸,下訪張夫子。
    黍稷滿秋風,蓬麻翳鄰里。
    君年三十八,三十有歸意。
    躬耕奉慈親,未覺鋤櫌鄙。

    234 《送張無夢歸天臺山》 宋·楊億

    小隱瓊臺布水邊,獨披金誥味重玄。
    晨鳧化舄趨軒室,秋鷺翻濤逐楚船。
    養鶴七年知善舞,種芝三秀舊成田。
    飆輪不駐勞宸眷,犀管裁章與世傳。

    235 《天爵山》 宋·張舜民

    耕者志於食,否則餒繼之。
    學者志於道,一為好爵縻。
    本自不營利,間或與利期。
    朝日入而處,暮日仰而思。
    浮云蔽蔀屋,見前當自知。

    236 《天壇山》 宋·汪元量

    我登天壇山,灑然清吟目。
    群峰如兒孫,羅列三十六。
    支藤陟曾巔,中有少室屋。
    山人化飛仙,庭除生苜宿。

    237 《和天寧因上人韻送僧用懿住桐城金繩山》 宋·王之道

    老松如蛟龍,秋來露鱗甲。
    雷霆昨夜雨,奮迅以時發。
    道人粲可流,出世雨相法。
    至今獅子吼,狐兔尚驚怛。

    238 《送道覺游天童山》 宋·王之道

    小雨新晴接重九,獵獵西風振衰柳。
    二禪過我欲東游,為說偕行得衣友。
    天童老人笑垂手,應問師來欲何取。
    相逢莫作一日留,袖取鄞江過淮右。

    239 《次韻張巨山正月十日游天竺》 宋·朱翌

    欲飯云邊寺,先尋湖上春。
    山川良是舊,歲月又更新。
    草長煙如積,梅晴粉自勻。
    久留知不可,暫過卻須頻。

    240 《鯉魚山阻風天甚寒雨皆成霰》 明·楊基

    江南天氣太無憑,草色煙光暖欲蒸。
    向晚鯉魚風乍急,盡吹小雨作春冰。

    * 關于天山的詩詞 描寫天山的詩詞 帶有天山的詩詞 包含天山的古詩詞(3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