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天人感的詩詞(1712首)

    21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宋·邵雍

    著身靜處觀人事,放意閑中煉物情。
    去盡風波存止水,世間何事不能平。

    22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宋·邵雍

    云無一縷干明月,橋有千尋臥淥波。
    料得人間無此景,中秋對月興如何。

    23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宋·邵雍

    郟鄏城中同德友,鳳凰樓下會中秋。
    芳樽倒盡人歸去,月色波光戰未休。

    24 《聞伯求弟鞫獄明允今日行刑而雪應祈喜而賦詩》 宋·陳著

    敕香勤雪未如期,誰信沈冤在獄扉。
    玉闕曉俞三覆奏,瑤妃夜剪六花飛。
    從知刑罰分明處,最系天人感應機。
    喜極吾家有宣靜,眼中瓊樹轉光輝。

    25 《秋宵有感》 宋·華岳

    滿目秋容拂畫圖,改荷衰柳接平蕪。
    西風刮地雁聲落,寒月滿天人影孤。
    木耳有才持紫橐,楮皮無計換青趺。
    不知此去功名事,還許封彝見也無。

    26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27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28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29 《贈婦詩三首》 兩漢·秦嘉

    秦嘉,字士會,隴西人也。
    為郡上計。
    其妻徐淑,寢疾還家,不獲面別。
    贈詩云爾。

    愛情惜別思念

    30 《戚氏·晚秋天》 宋·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
    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
    凄然,望江關,飛云黯淡夕陽間。
    當時宋玉悲感,向此臨水與登山。

    秋天寫景

    31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32 《感遇十二首》 唐·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詠物寓理

    33 《感遇詩三十八首》 唐·陳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
    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
    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
    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

    34 《江樓舊感/江樓感舊》 唐·趙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孤獨懷念友人

    35 《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 清·納蘭性德

    此恨何時已。
    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
    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
    料也覺、人間無味。

    悼亡傷春懷念

    36 《與韓荊州書》 唐·李白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
    愿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脫而出,即其人焉。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

    古文觀止薦書

    37 《宴清都·秋感》 宋·吳文英

    萬里關河眼。
    愁凝處,渺渺殘照紅斂。
    天低遠樹,潮分斷港,路回淮甸。
    吟鞭又指孤店。

    秋天寫景思念

    38 《江樓有感》 唐·趙嘏

    獨上江樓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玩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

    39 《感春五首》 唐·韓愈

    辛夷高花最先開,青天露坐始此回。
    已呼孺人戛鳴瑟,更遣稚子傳清杯。
    選壯軍興不為用,坐狂朝論無由陪。
    如今到死得閑處,還有詩賦歌康哉。

    春天寫景抒情組詩

    40 《春從天上來·小序:會寧府遇老姬》 金朝·吳激

    小序:會寧府遇老姬,善鼓瑟。
    自言梨園舊籍,因感而賦此。

    海角飄零,嘆漢苑秦宮,墜露飛螢。

    * 關于天人感的詩詞 描寫天人感的詩詞 帶有天人感的詩詞 包含天人感的古詩詞(17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