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如讀書,深淺皆可樂;道邊小精舍,亦自一丘壑。凄涼四十年,始復重著腳。老僧逝已久,講座塵漠漠。當時童子輩,衰鬢亦蕭索。
嫩晴無日也無風,政是春光酒樣醲。行到中峰元來覺,回頭已度打頭峰。
胡床腳底萬峰寒,拄杖錐尖亂蘇班。天柱岡頭行未刨,相攜更上一重山。
數間茅屋傍山根,一隊兒童出竹門。只愛行穿楊柳渡,不知失卻李花村。
厭看家園桃李春,蹈青行遍四山村。芳菲看盡還歸看,看得園花特地新。
梁溪歸自鏡湖天,筆棬湖光入大篇。傾出錦囊和雨濕,炯如柘彈走盤圓。許分句法何曾付,自笑蕪辭敢浪傳。兩集不須求序引,秖將妙語冠陳編。
長廊盡北到禪扃,宴坐林間共褫纓。秋氣只知雙鶴唳,塵喧已去一牛鳴。晨鐘暮磬無時歇,翠竹黃花相間明。妙墨仙郎題爵里,他年為寄此中行。
雪泥滑滑到山郭,提壺勸沽亦不惡。林中解道不如歸,家人應念思歸樂。
沖風沖雨走七縣,唯有白鷗盟未寒。坐中更得江南客,開盡南窗借月看。
中元日,藏金華丹經於天壇石室。中興亂后人得之,字畫如洛神賦,縑素亦不爛壞。予於山陽一相識家嘗見之丹書碧字。細說金華事。
生羨雞冠與鳳仙。時秋華艷遍園間。自憐生日悲生事,搔首吳江載月船。休身外,且樽前。喜君文彩錦相鮮。青云貽我長生曲,喚醒凄涼樂暮年。
玉貌香腮天賦與,清姿不假鉛華。素芳尋在五陵家。欲知春信息,庾嶺一枝斜。別有玲瓏瀟灑處,月梢淡影籠遮。休教羌笛一聲嗟。宮妝猶未似,留取意無涯。
殘年不復徙他邦,長與兩禪同夜缸。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無數落窗前。
劍峰有時折,瀑水有時竭。我性等虛空,今古無生滅。
臺高天漢近,匹練掛林端。秋深霜露重,誰見落西山。
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世人喚作白石仙,一生費齒不費錢。仙人食罷腹便便,七十二峰生肺肝。真租只在南山南,我欲從之不憚遠。
皇皇至德召和平,茂烈馨香已告成。祇報元符營紫館,欽崇上帝薦鴻名。夤威潔志通三境,宥密真游降九清。淳耀先期觀道秘,休成協吉順天正。
斜風吹雪冷征衣,來見長眉老阿師。為我曉開銀色界,笑談寧復問歸期。
老病維摩方丈開,天風破冷舞瓊瑰。滿山皓色作和氣,知是道人沖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