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天與通的詩詞(1117首)

    661 《荊渚病中,因思匡廬,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輩》 唐·齊己

    生老病死者,早聞天竺書。
    相隨幾汩沒,不了堪欷歔.
    自理自可適,他人誰與袪。
    應當入寂滅,乃得長銷除。

    662 《窯頭坯歌》 唐·呂巖

    窯頭坯,隨雨破,只是未曾經水火。
    若經水火燒成磚,留向世間住萬年。
    棱角堅完不復壞,扣之聲韻堪磨鐫。

    詠史

    663 《府尹王侍郎準制拜岳,因狀嵩高靈勝,寄呈三十韻》 唐·尉遲汾

    雄雄天之中,峻極聞維嵩。
    作鎮盛標格,出云為雨風。
    瑞時物不癘,順澤年多豐。
    加高冠四方,視秩居三公。

    樂府少年壯志組詩

    664 《踏莎行(為朱漕壽)》 宋·張孝祥

    桂嶺南邊,湘江東畔。
    三年兩見生申旦。
    知君心地與天通,天教仙骨年年換。
    趁此秋風,乘槎霄漢。
    看看黃紙書來喚。
    但令丹鼎汞頻添,莫辭酒盞春無算。

    665 《酹江月》 宋·徐鹿卿

    民無札瘥,歲無荒饑。
    冬既寒而雪,春方交而雨。
    邦民德之,乃因民所欲而尊其知。
    正月之望,張燈公廨,以旁施于亭也,令民游觀無禁。

    666 《喜雨》 宋·蘇轍

    奪官分所甘,年來祿又絕。
    天公尚憐人,歲赍禾與麥。
    經冬雪屢下,根須連地脈。
    庖廚望餅餌,甕盎思曲糵。

    667 《秋懷》 宋·曾鞏

    天地四時誰主張,縱使群陰入風日。
    日光在天已蒼涼,風氣吹人更憀慄。
    樹木慘慘顏色衰,燕雀啾啾群侶失。
    我有愁輪行我腸,顛倒回環不能律。

    668 《登岳陽樓》 元·傅若金

    馳傳自青天,憑高憶往年。
    闌干映水迥,埤堄與云連。
    江合沅湘大,山侵楚蜀偏。
    蜃郎通別井,龍女宅重淵。

    669 《和瑞雪》 宋·江萬里

    與天通處在人和,未有人和天薦瘥。
    消息連朝來玉闕,川原滿眼盡銀河。
    坡書已得歐公體,力士宜尊太白靴。
    人物于今如越雪,欲令慣見不嫌多。

    670 《紀夢》 宋·葉李

    宋時豪士石曼卿,帝命作主芙蓉城。
    我才比石萬無一,半世虛負狂直名。
    年來似有喪心疾,薦共引鯀辜蒼生。
    天誅未加公論沸,日夕惟待鼎鑊烹。

    671 《廬山高》 明·沈周

    廬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盤距。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謂即敷淺原。
    培何敢爭其雄?西來天塹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澗道千丈開鴻。

    672 《視師頌》 宋·常挺

    岷山穹隆,岷水浺瀜。
    氣郁蔥蔥,至和所鐘。
    秀毓臨邛,篤生英雄。
    綽有祖風,唐之鄭公。

    673 《箴仲殊》 宋·孚禪師

    大道久凌遲,正風還陊隳。
    無人整頹綱,目亂空傷悲。
    卓有出世士,蔚為人天師。
    文章通造化,動與王公知。

    674 《題桶底仙山圖》 明·顧祿

    昔人夜投逆旅中,戲將指爪呈神工。
    颼颼逸響如飄風,桶底刻出蓬萊宮。
    狀如六鰲擁虛空,戴山出沒滄溟東。
    瓊臺瑤闕知幾重,千門萬戶遙相通。

    675 《躍馬泉》 宋·李景遹

    南山突兀橫青空,鹿豕禽魚得所宮。
    修鱗于此亦養德,光怪夜發山川紅。
    風云變化化事已矣,獨有崖嶠留馀雄。
    至今山泉脈四溢,噴薄聲撼枯枬楓。

    676 《分題得癭林壺》 宋·呂公著

    天地產眾材,任材謂之智。
    棟桷與楹杙,小大無有棄。
    方者以矩度,圓者中規制。
    嗟爾木之癭,何異肉有贅。

    677 《丙子仲冬紫閣寺聊句》 宋·蘇舜元

    白石太古水,蒼厓六月冰。
    昏明咫尺變,身世逗留增。
    橋與飛霞亂,人間獨鳥升。
    風泉冷相搏,樓閣暮逾澄。

    678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679 《憶舊游》 宋·許必勝

    歡游成逝波,盛華落殘照。
    每憶清池游,幽魂夜相吊。
    君攜手手時,云林正清妙。
    天空露光動,襟衫見高調。

    680 《贈月洞先生》 宋·葉碧峰

    跳出塵關百念輕,大元羽士宋儒生。
    易參羲圣通玄妙,詩比唐人并駕行。
    咒水灑時天地凈,符文書處鬼神驚。
    洞中靜夜天留月,心與梅花一樣清。

    * 關于天與通的詩詞 描寫天與通的詩詞 帶有天與通的詩詞 包含天與通的古詩詞(11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