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天與歲的詩詞(1641首)

    261 《題南夫四時佳致園亭》 宋·陸文圭

    桐川博士老文學,出處乃在可否間。
    舍東支徑劣百步,墻北危亭俯兩山。
    風花辭枝黏草碧,雨竹卸籜連苔斑。
    林阜紅葉白雁早,江國瓊英翠羽寒。

    262 《風雨中與呂之壽讀文公詩傳》 宋·丘葵

    冷冷葉上風,瑟瑟檐頭雨。
    天分本無私,人性皆相似。
    譬之入山林,斧斤隨所取。
    姿年舍我去,初心日以負。
    勗君歲寒心,保此棟梁具。
    圣域廓悠悠,修途未容駐。

    263 《六十六歲吟》 宋·丘葵

    維天於穆命無殊,人性皆由氣與虛。
    貴賤何須為物役,芳菲祗合返吾初。
    讀書自覺年年誤,學道惟應念念除。
    輔世長民今已矣,某丘某水且樵漁。

    264 《與天池信長老》 宋·釋正覺

    晚歲叢林鬧葦麻,可中著眼辨龍蛇。
    行當五路我能事,坐斷孤峰渠作家。
    佛法從來如嚼蠟,朋儔此去似團沙。
    音書不寄思惟盡,千里同風卻較些。

    265 《與可墨竹二十韻》 宋·蘇籀

    天工奇水墨,晴景照檀欒。
    影動嵇阮愛,筍穿淇渭干。
    禪翁三昧力,老手一揮間。
    意匠先鶻落,心造忘筆端。

    266 《挽周南夫寺簿》 宋·孫應時

    早歲儒風唱,中年德望尊。
    行藏真玉潔,容色自春溫。
    天與清名勝,人飲大雅存。
    寥寥今熟繼,積慶在于門。

    267 《和方與行韻》 宋·孫應時

    千里家山且寄音,小窗孤坐息深深,平生肯恃張儀舌,今日猶存趙武心。
    歲暮天寒休復問,夢回酒理故難禁。
    梅梢春信知何似,驛使來時為一尋。

    268 《又用前韻和早梅二首》 宋·楊時

    楚國春歸早,寒梅處處開。
    月和清艷冷,天與靚妝來。
    東閣詩魂動,南枝歲律回。
    蕭然冰雪熊,無處覓輕埃。

    269 《李英才作墨梅于天慶觀壁》 宋·袁說友

    小折霜林半壁間,春風日日付毫端。
    秋高為借橫斜影,留與吾師歲晚看。

    270 《甲辰歲與涂漢英別己酉復相過遽告行固小留之》 宋·曾豐

    轉蓬分首入梅頭,千里空余夢往還。
    把酒無非酹明月,鳴弦不復鼓高山。
    匆匆六載重攜手,草草三杯一破顏。
    相聚勿嫌寬數日,天于吾道意常慳。

    271 《挽林益之母》 宋·曾豐

    所天之托半途蹉,剛把初心與歲磨。
    家法子孫多令器,門風文武兩殊科。
    猶余三釜似榮矣,未拜五花如命何。
    自有彤編為不朽,斷機那枉費工夫。

    272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273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泬漻兮天高而氣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辭悲秋長詩

    274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275 《寡人之于國也》 先秦·孟子弟子錄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
    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
    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

    高中文言文治國哲理

    276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277 《祭十二郎文》 唐·韓愈

    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嗚呼!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
    既又與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祭文悼亡

    278 《促織》 清·蒲松齡

    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
    此物故非西產;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試使斗而才,因責常供。
    令以責之里正。
    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居為奇貨。

    高中文言文敘事小說抒懷憤懣

    279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280 《祭妹文》 清·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嗚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離吾鄉七百里矣;當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托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
    予幼從先生授經,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
    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

    哀悼思念悔恨

    * 關于天與歲的詩詞 描寫天與歲的詩詞 帶有天與歲的詩詞 包含天與歲的古詩詞(164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