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大雅作的詩詞(242首)

    81 《登靈巖和韻周左丞伯溫饒大參介之》 明·楊基

    單艫集群英,席窄坐每盍。
    煙橫半掩寺,木落全見塔。
    斜流出渠分,曲徑轉溪合。
    村妝妍丑并,野話悲笑雜。

    82 《代羅大著遙題云巢》 宋·陳造

    高人玩世心,仕學有余裕。
    稍償俗間負,未忘塵外趣。
    結巢依莽蒼,泉石得佳處。
    牙簽三萬軸,遮眼豈云蠹。

    83 《和趙大夫鹿鳴宴集》 宋·陳師道

    趙侯詩律近風騷,雅意推賢答圣朝。
    鴻雁著行過渭水,鳳凰覽德下虞韶。
    三千著籍今為盛,九萬論程不作遙。
    不讀世書談世事,臥看君自致青霄。

    84 《獻萬佛圖為張雅州壽》 宋·李流謙

    博大真人哉,妙諦形而上。
    林林總雛嬰,萬生同負襁。
    赴者不可數,百川納溟漲。
    隨取即隨給,孰識無盡藏。

    85 《棲霞高士以詩鳴於時方幸締交而赴玉隆之請鶴》 宋·楊冠卿

    大雅久不作,正音寂無聞。
    金門棲霞山,派續修水濆。
    學海障鯨波,筆力杠龍文。
    我誦錦囊句,十年思見君。
    相逢一杯酒,和氣蒸春云。
    去我鼻端堊,君其揮郢斤。

    86 《奉賦德修西充大夫成都新園詠歸堂二首》 宋·葉適

    我生海旁州,古言江來鋪。
    力浮萬頃盡,坐識一溜初。
    之子酌彼源,紺潔玉斗奭。
    雅韻舒煩憂,逸駕陵趦趄。

    87 《和趙靜樂梅韻》 宋·鄭清之

    伊祁作春私帝力,司花女課千機織。
    月四十五以為功,化工何嘗停半息。
    老梅偃蹇傲眾芳,一錢輕視程不識。
    和羹肯為媚灶計,望林祗笑欲炙色。

    88 《山間錄拙作求教葺芷俚語將命笑擲幸甚》 宋·鄭清之

    老我愧不學,無以祛六蔽。
    短綆赴修汲,深淺忘厲揭。
    每逢撲凸篇,如對葛答謎。
    敵壘或致師,何以御柴曳。

    89 《次韻薛秘書見遺玉臂格謝書則堂扁額》 宋·魏了翁

    人心之精微,未動孰為判。
    邪正介然形,君子小人斷。
    熙熙大雅歌,洋洋關雎亂。
    或覘時安樂,或識世屯難。

    90 《和野渡賦雙竹松梅古風》 宋·衛宗武

    挺然昂霄蟠澗阿,彼美松者非凡槎。
    千林搖落乃孤艇,舞春楊柳傞傞。
    翛然照水溪一涯,彼美梅者非凡葩。
    冰姿皎潔抱清獨,漫山桃李徒繁華。

    91 《次歲雪后作》 宋·衛宗武

    伊耆令將行,玄冥車載轄。
    玉律歲肇新,一白至再白。
    三冬望上瑞,猶喜在窮臘。
    霅然沖氣布,潛可弭兇札。

    92 《秘省和劉左司韻》 宋·馬廷鸞

    三年三揖壁奎星,當日曾登著作庭。
    大雅重逢君子聚,斯文還屬圣人興。
    倚天延閣緣云上,拔地方壺歷級升。
    自別青藜仙分隔,借書獨對短檠燈。

    93 《俞玉汝以詩編來因次卷首韻》 宋·張镃

    我生癖耽詩,極力參古意。
    寥寥千百年,所取僅三四。
    此言或是癡,的確有見地。
    大雅既不作,少陵得深致。

    94 《和樞上人評詩》 宋·陳宓

    贈我古錦囊,詩卷若筍束。
    吟頭久不掉,邂逅適我欲。
    刺眼訝龍蛇,遠意追鴻鵠。
    陋語固自愧,高詞敢虛辱。

    95 《送子謹叔》 宋·杜范

    大雅久不作,文士日以眾。
    纘緝斗新美,靡靡相潰澒。
    春禽轉巧舌,但可供好弄。
    取之以終身,只字不可用。

    96 《翠微堂》 宋·李處權

    我讀醉翁文,想當筆如椽。
    東坡獨知翁,謂今為飛仙。
    偉明后來秀,文亦星斗懸。
    一旦辭世紛,歸巢月輪邊。

    97 《解湯延祖字》 宋·李覯

    仲尼作經授曾子,明稽至孝之終始。
    始於事親終立身,以是揚名於后世。
    大雅有言念爾祖,述脩其德乃為美。
    圣訓昭昭十八章,寫之琬琰千馀歲。

    98 《憶舊寄金陵憑壽之》 宋·宋無

    憶昔江東日,離居吒孟婁。
    儒家見君好,談度偶情親。
    南斗文昌近,西山爽氣新。
    驪珠驚俗眼,瓊樹倚芳晨。

    99 《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韻》 宋·孫應時

    扁舟祖餞出西陵,千里經行小作程。
    樽俎笑談多雅故,江湖霜日久晴明。
    只今斗室寒廳夜,任聽回風急雪聲。
    天報雙親占后福,絕交何畏孔方兄。

    100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 關于大雅作的詩詞 描寫大雅作的詩詞 帶有大雅作的詩詞 包含大雅作的古詩詞(2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