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大長秋的詩詞(1182首)

    261 《別大光》 宋·陳與義

    堂堂一年長,渺渺三秋闊。
    恍然衡山前,相遇各白發。
    歲窮窗欲霰,人老情難竭。
    君有杯中物,我有肝肺熱。

    262 《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其六生年不滿百》 宋·晁補之

    生年不滿百,一日何三秋。
    花開苦多雨,何不張幕游。
    行樂時不再,春榮豈長在。
    古人輕尺璧,愚者昧所戒。
    君看龍與虎,飄忽不相待。

    古詩十九首

    263 《行路難和鮮于大夫子駿》 宋·晁補之

    贈君珊瑚夜光之角枕,玳瑁明月之雕床。
    一繭秋蟬之麗縠,百和更生之寶香。
    秾華紛紛白日暮,紅顏寂莫無留芳。
    人生失意十八九,君心美惡那能量。

    264 《送魯有開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韻》 宋·蘇轍

    仲連雖不仕,而非綺與園。
    逡巡笑談間,屢解戰斗繁。
    子敬識二孫,長揖鼓鼙喧。
    意氣感周郎,振策起江村。

    265 《次韻知郡賈蕃大夫思歸》 宋·蘇轍

    江城漂泊最多時,邂逅誰令長者期。
    得坎浮槎應有命,投林驚鵲且安枝。
    何年笑語還留客,終日勤勞數問兒。
    鈴閣清虛非此比,秋風歸興恐非宜。

    266 《大熱遣懷》 明·劉基

    盛夏火用事,長日不可堪。
    熱汗發我膚,如泉溢穹嵁。
    清晨登樓望,四野皆紅嵐。
    坡坨會稽山,縹緲浮郁藍。

    267 《聞種諤米脂川大捷》 宋·王珪

    神兵十萬忽乘秋,西磧妖氛一夕收。
    匹馬不嘶榆塞外,長城乍起玉關頭。
    君王別繪凌煙閣,將帥今輕定遠侯。
    莫道無人能報國,紅旗行去取涼州。

    268 《贈霞長老》 宋·強至

    大士本宿植,妙年離世紛。
    定心馴海鳥,詩語淡秋云。
    與物曾無著,收聲恐有聞。
    唯將諸祖意,晚歲導迷群。

    269 《春雨寒甚作長句》 宋·陳造

    白龍天飛宜莫測,吳儂解數歸消息。
    年年青帝發生時,似妒園林春動色。
    西山龍母誕彌月,歸覲親顏供子職。
    壽觴瓊醴俗共傳,玉鱗素鬐誰所覿。

    270 《和李端叔大夫從參寥子游許昌西湖十絕》 宋·李廌

    幾處秋千愁日暮,一聲鶗鴃喚春歸。
    紅稀綠盡尋常事,不用長繩系落暉。

    271 《自開江歸依山結茅以居偶成長句》 宋·馮時行

    酒腐於爵肉腐俎,擔石之儲我何有。
    陸居無屋江無船。
    誰人乞與買山錢。
    大梁千里森寒玉,瓊茅桂棟營山麓。

    272 《秋日出郊》 宋·曹彥約

    早是清和便束裝,只今庭葉報新涼。
    山應險盡饒寬大,水欲平來尚激昂。
    已服官常猶潦草。
    未紓民力要商量。
    鮮于司馬經行處,文物彬彬意緒長。

    273 《和大著何后部》 宋·程公許

    何侯起膠庠,巋立諸老后。
    鹽酸空茂檜柏,驚秋笑蒲柳。
    平生經世心,短舞要長袖。
    白頭謁承明,彩闥炳郎宿。

    274 《秋試已近用韻勉兒輩》 宋·李昴英

    鄴軸輪囷數世藏,乃翁曾讀被龍光。
    詩書有種芥拾紫,科舉催人槐落黃。
    學到自然名盛大,文工更要理深長。
    歲當酉戌吾家旺,月府先教竇桂香。

    275 《壽法椿長老二首》 宋·陳著

    慈云一坐十年過,耐受空門末劫魔。
    晨粥應緣千里到,秋糧入供寸功磨。
    當風松干神彌爽,經雪梅花韻更多。
    大地山河供一笑,底須天女問云何。

    276 《賀伯父大資休致》 宋·陳允平

    不戀清時白玉珰,便將身世寄滄浪。
    三朝元老黃樞閣,四海閑人綠野堂。
    楚楚菁蘭秋帶雨,蕭蕭寒菊晚宜霜。
    擬成東甬耆英社,賸樂壺天日月長。

    277 《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詩次其韻》 宋·王炎

    花氣濃于百和香,郊行緩臂聊翱翔。
    壺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淺紅蒙短墻。
    平疇翠浪麥秋近,老農之意方揚揚。
    吾儕飽飯幸無事,日繙蕓簡尋遺芳。
    閒中更覺春晝長,酒酣耳熱如清狂。
    自憐藿食徒過計,袖手看人能蹶張。

    278 《木蘭花慢 至大戊申八月二十五日,同疏仙萬》 元·許有壬

    云左丞未老休致,指清露堂扁,命予二人分賦長短句,予得清字,皆即席成章,喜甚,榜之堂上。
    疏仙其甥也,后更號酸齊云渺西風天地,拂吟袖,出重城。
    正秋滿名園,松枯石潤,竹瘦霜清。
    扁舟采菱歌斷,但一泓寒碧畫橋平。

    279 《木蘭花慢 至大戊申八月二十五日,同疏仙萬》 元·許有壬

    云左丞未老休致,指清露堂扁,命予二人分賦長短句,予得清字,皆即席成章,喜甚,榜之堂上。
    疏仙其甥也,后更號酸齊云渺西風天地,拂吟袖,出重城。
    正秋滿名園,松枯石潤,竹瘦霜清。
    扁舟采菱歌斷,但一泓寒碧畫橋平。

    280 《未曉出城陪州長考功李員外禱雨大悲禪剎》 宋·宋庠

    城上繁星五鼓初,江臬申禱訪精廬。
    林回半隱翔鴛剎,野闊平飛畫隼旟。
    十地真容陪合掌,百城甘澍待隨車。
    先秋閔雨農心樂,宜在麟編直筆書。

    * 關于大長秋的詩詞 描寫大長秋的詩詞 帶有大長秋的詩詞 包含大長秋的古詩詞(11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