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羹的詩詞(272首)
202
《次韻孫興宗梅花》 宋·王之道
厭浥庭柯雨未乾,乍晴天氣午猶寒。
傳來多謝新詩寄,接得翻愁病眼看。
漫想素妝嫌粉涴,須憐青子著枝酸。
和羹有日君知否,老大心腸只自寬。
203
《題足軒詩》 宋·朱翌
域中寧有一毫真,靜極方知眾妙存。
疏受果能從父議,王章終不用妻言。
脫身兵火蒙天幸,沃日風濤到海吞。
兩頓藜羹如大饗,一番布被有春溫。
204
《南華五十韻》 宋·朱翌
鄉里黃梅接,家居祖剎鄰。
常聞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堅有懸腰石,空無拂鏡塵。
已舂諸米熟,自識本心真。
206
《震澤煙樹圖》 明·唐寅
大江之東水為國,其間巨浸稱震澤。
澤中有山七十二,夫椒最大居其一。
夫椒山人耿敬霽,與我十年為舊識。
晝耕夜讀古人書,青天仰面無慚色。
207
《冬日示楊季若梁天機》 宋·鄭獬
天河忽側飛雹傾,丁丁屋瓦相敲鳴。
撲衣寫下白玉粒,腳底踏碎真珠聲。
官舍高屋苦濩落,此時不易孤客情。
潁侯恰寄玉泉釀,乳花甘滑琉璃清。
208
《寄江仲嘉》 宋·吳則禮
憶昨南宮戰,騫騰實妙年。
操戈萬人廢,受鎧百城連。
器敵南溟大,姿逾白璧堅。
一官聊負弩,四部合磨鉛。
209
《贈子發》 宋·吳則禮
金銅仙人辭漢歌,近時作者嗟誰何。
王侯之種合瑰詭,君復鼻高胸塊磊。
著身丘壑謝幼輿,此事端憐卿輩無。
口譚名理腳穿屐,手捉毛錐家四壁。
210
《以淮白寄公卷》 宋·吳則禮
淮魚潑潑初飽霜,頳尾寧數河之魴。
即今誰獨可寄似,風味高徹惟曾郎。
曾朗結發傍輦轂,黃頭號舊厭官廚肉。
藜藿奚為便作魔,九年雷繞羈臣腹。
213
《鹿門寺》 宋·李廌
蓬萊鹿門道,莽莽漢津渡。
川涂兩緬邈,今古同此路。
德公厭州里,翁媼是中去。
風流可引想,千載豹隱霧。
214
《送菜徐安叟》 宋·李新
清非太常而有三百六十齋,分似庚郎而無二十七種菜。
日食萬竟虛語,不糝藜羹時可再。
一杯瀲滟翻綠波,作客不妨窮鼎鼐。
大兒咀嚼等太牢,小兒飲啜甘沆瀣。
216
《簡單令》 宋·胡寅
十月絺無斁,中冬木尚榮。
原為寒玉佩,思灌閬風清。
之子牛刀暇,尋余兔徑行。
已攜從事至,旋覺大庖盈。
217
《贈州守》 宋·吳芾
天賦奇才屬意深,一時人望冠儒林。
文章世有中和氣,政術家傳清白箴。
屏翰豈能淹大手,江山聊助發高吟。
寒梅已有調羹意,壽斚何妨且滿斟。
218
《游無為寺》 宋·李流謙
導師生何年,人猶記此日。
香火緇俗會,風雨神鬼集。
我來恰秋深,迥迥原野闊。
群山勢愈壯,老木氣不折。
* 關于大羹的詩詞 描寫大羹的詩詞 帶有大羹的詩詞 包含大羹的古詩詞(2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