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大父的詩詞(50首)

    21 《漁父 以上二首見大觀錄卷十七》 元·吳*

    野色山光水接天。
    云煙縹緲思長川。
    收此景,老梅仙。
    萬頃湘江筆底

    22 《解印至大橋鋪寄邵陽父老》 宋·沈伯達

    已過長亭一舍寬,送行猶自挽征鞍。
    我無惠政蘇凋瘵,何事邦人淚不乾。

    23 《過大橋并出界偶成四絕寄邵陽父老》 宋·趙鼐

    行過郵亭日未西,遮留父老雜童兒。
    寄言我自無遺愛,底事潸然出涕洟。

    24 《過大橋并出界偶成四絕寄邵陽父老》 宋·趙鼐

    聞說當年送沈君,一城攀臥盡沾巾。
    續貂雖不親傳授,也解規隨繼后塵。

    25 《過大橋并出界偶成四絕寄邵陽父老》 宋·趙鼐

    邵陽拙政一年余,不暇精思及遠圖。
    且了眼前無餓殍,家家溫飽是良謨。

    26 《有客從伯父大夫問說之者伯父報之曰吾侄家中》 宋·晁說之

    蘭菊不易糗,孔鷥難與儀。
    春事漫嬋媛,焚香讀楚辭。
    北斗仰欲援,南征俯自悲。
    胡為不痛飲,未肯歠其醨。
    君之門九重,舉世莫余知。
    世父誤見賞,中情自有奇。
    更愿媒美蓉,遠舉驂白螭。

    27 《大云寺同王翚父晚歸》 宋·洪咨夔

    春風拍天梯,夕舂墮寒浦。
    潭潭水晶宮,滟滟赤金柱。
    汞爐煮丹砂,釀作九霞醑。
    陽侯醉而狂,喚起燭龍舞。

    28 《次韻孔毅父種花因送海棠廳三大字求茶》 宋·晁補之

    東園老槐春不發,舉頭只見中條雪。
    江梅去國亦凄然,一萼聊堪映庭月。
    未信河灘宜海棠,十株立致非所望。
    為君大字書堂榜,報我奩中越焙香。

    29 《和文潛期飲大尹穆父家兼呈尹》 宋·晁補之

    野人骯臟無與鄰,世人共笑子獨親。
    沛然有余不矜飾,我亦謂子誠可人。
    萬魚噞喁困復卻,看子撇捩黃金鱗。
    人甘如醴飲者醉,我獨蜇口如姜辛。

    30 《和董端明大野漁父圖》 宋·李彌遜

    一葉扁舟羨廣津,無心鷗鳥遠親人。
    蘋蓼岸,靜投綸。
    危坐初無一點塵。

    31 《和董端明大野漁父圖》 宋·李彌遜

    釣艇夷猶一葦橫,煙波萬頃寄馀生。
    春雨歇,暮霞明。
    零亂溪花墮玉英。

    32 《和董端明大野漁父圖》 宋·李彌遜

    撇棹歸來起暮涼,樂哉誰復慕軒裳。
    橫短笛,罷鳴榔。
    紅藕花繁作陣香。

    33 《和董端明大野漁父圖》 宋·李彌遜

    木落漁村載酒過,綠波萍藻鱖魚多。
    棄醉飲,盡顏酡。
    不負平生笠與簑。

    34 《和董端明大野漁父圖》 宋·李彌遜

    玉樹瓊田瑩骨清,短篷飄灑動吟情。
    針換酒,樂升平。
    聞道群王日圣明。

    35 《和董端明大野漁父圖》 宋·李彌遜

    臥月眠風樂有馀,蒹葭處處釣重湖。
    斟魯酒,膾鱸魚。
    一片家風入畫圖。

    36 《成父成士於普光明堂之東別建大閣榜日妙嚴將》 宋·李彌遜

    新成高屋礙云嵐,下視諸方落二三。
    妙喜不從他界斷,德云今向別峰參。
    按家便可超塵染,喚客何妨到酒酣。
    居士飽知名閣意,為言童子不須南。

    37 《大暑久不請謁登南樓望成父西庵慨然奉思因成》 宋·李彌遜

    南郭子綦隱,西郊杜老居。
    風流如異代,臭味本吾廬。
    高閣深繙貝,虛堂靜散書。
    經旬想顏色,著雨問何如。

    38 《人日驚蟄前數日大雪寄孫奇父韓叔夏》 宋·胡寅

    臘雪不溉旱,天公念嘉生。
    稚春乃祁寒,號令如冬行。
    栗烈鼓噫氣,碎訇動霆聲。
    初疑雨翻盆,旋覺霰灑甍。

    39 《次韻馬駒父大閱》 宋·李洪

    譚笑詩成馬槊橫,偏師何敢犯長城。
    縱觀儒帥臨戎幕,想像天山破敵營。
    麾幟精明嚴武備,山川彈壓飏威聲。
    老來壯志渾消盡,射虎南山愧北平。

    40 《初五日晚雨欲艤舟大琛而舟行過焉示成父弟》 宋·趙蕃

    一雨晚來涼,山長水又長。
    尋詩貪嶼島,沽酒誤村場。
    蕭瑟聽連夕,飄流入異鄉。
    對眠還晤語,渾憶在山房。

    * 關于大父的詩詞 描寫大父的詩詞 帶有大父的詩詞 包含大父的古詩詞(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