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大文的詩詞(114首)

    61 《和汪仲嘉樓大防二尚書賀鄭貴和華文休致韻》 宋·陳傅良

    簪笏相摩入殿廬,人皆自笑此區區。
    豈無只字踰華袞,未必千種勝飯蔬。
    君見北山多后倦,誰如東里竟先驅。
    追隨曳履枌榆社,猶及香山退傳無。

    62 《和汪仲嘉樓大防二尚書賀鄭貴和華文休致韻》 宋·陳傅良

    巋然名節萬人尊,詩落文昌帝九閽。
    耄及衛公還失策,早如疎傳亦傷恩。
    華文延閣如今少,神武修門自古存。
    我與東樓最欣慕,掖垣燈火幾同論。

    63 《送范大著文叔知彭州》 宋·陳傅良

    中書世祿今無幾,唐鑒家聲世不多。
    安得有人賢若此,忽聞去國意如何。
    同朝最是頭先白,知己還愁語太苛。
    盡欲讀書三萬卷,蓬萊未必似岷峨。

    64 《臨川縣治古桂兩大株與葉潛仲鄔文伯飲花下》 宋·趙汝鐩

    雙桂相傳久,百年殊未衰。
    樹聯鋪葉密,根老著花遲。
    葩墜黏詩筆,香濃透酒卮。
    月中但孤影,安得兩安枝。

    65 《大閫撥醅于園亭坐上文武各半恰西師捷至用同》 宋·陳杰

    花氣深迷院,湖光曲抱城。
    淺春烽火暇,細雨笑談清。
    舁翁看浮蟻,飛書報斬鯨。
    漁陽回席處,半著魯諸生。

    66 《林告院伯文送菊大如蓋予謂惟黃繖兩字可極形》 宋·陳杰

    碧玉琢干如拇大,黃金縷花三萬個。
    下如弗勝下如幬,疾風過前不少撓。
    園丁結束無余枝,詩翁打量四十圍。
    放渠疏散得自性,十本奚啻專百畦。

    67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 宋·方回

    夜寐若無三斗酒,夙興不待五更鐘。
    浩歌閒把鐵如意,□慕先生憶臥龍。

    68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 宋·方回

    顛楊仆墨底蘇張,推挽時君可帝王。
    軻死不傳今再見,一時無數起臧倉。

    69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 宋·方回

    獨能有眼識延平,濂洛淵源集大成。
    早負性資專問學,后生豈可少先生。

    70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 宋·方回

    鄉國追封初豈意,師垣極品亦何心。
    考功郎議一字□,□相斯文上帝臨。

    71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 宋·方回

    王道極老謂主靜,儒言陰用佐禪機。
    貪狼弧矢觀星象,天遣吾公辟此非。

    72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 宋·方回

    本無極老謂主靜,不遠復翁言內腴。
    紙上仙方誰解服,尾公羽化上天衢。

    73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 宋·方回

    草制無知傅伯壽,問詩不答陳傅良。
    王淮林栗胡紘輩,仲尼日月曾可傷。

    74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 宋·方回

    孟子告子辨內外,漢王項王爭雌雄。
    誰歟著定會陔錄,梭象終輸與遁翁。

    75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 宋·方回

    四世東南保太平,有君無相廟堂輕。
    具知人眼識朱子,獨趙汝愚陳俊卿。

    76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 宋·方回

    澹庵老薦此詩人,屈道何妨可致身。
    負鼎干湯公豈肯,本來余事壓黃陳。

    77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 宋·方回

    考官蔡茲取三策,三奏賞音汪應辰。
    天下未嘗無識者,近來識者亦無人。

    78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 宋·方回

    開禧嘉定擅權臥,地下眉頭想更顰。
    侂遠傳衣至亡國,止緣不用讀書人。

    79 《丞相大觀文馬公先生挽詞三首》 宋·方回

    四載咸淳相,艱哉去國情。
    極知幾事密,或遂好謀成。
    董卓徵荀爽,陳桓免晏嬰。
    為公翻左漢,尚覺寸丹明。

    80 《丞相大觀文馬公先生挽詞三首》 宋·方回

    病篤辭臺席,明年遂失襄。
    少容公展布,豈遽國危亡。
    此老為微子,吾君類偃王。
    欺孤木綿鬼,寸斬亦何傷。

    * 關于大文的詩詞 描寫大文的詩詞 帶有大文的詩詞 包含大文的古詩詞(1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