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大愿的詩詞(1315首)

    901 《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補余傳之闕)》 明·高啟

    前年吳門初解兵,君別故國當西行。
    有司臨門暮驅發,道路風雨啼孩嬰。
    倉皇不敢送出郭,執手暫立懷憂驚。
    我時雖幸脫鋒鏑,亂后生事無堪營。

    902 《萱草》 宋·晁說之

    山中萱草三赤長,山中高人萬事忘。
    欲借忘憂汝輩力,世間兒女徒顛狂。
    汝亦忘憂非世憂,臨風恐汝亦分將。
    愿爾忘憂忘終始,莫教老大空悲涼。

    903 《和胡少汲游山》 宋·晁說之

    峭直漢大夫,伊余忝末胄。
    出不還良媒,生本值惡宿。
    高曾耀圖牒,罪戾辱堂構。
    十饑付群兒,萬恨閣孤咮。

    904 《十二弟季所和邵子文病中感懷之作復次韻寄子》 宋·晁說之

    先生窮作書,寧比近術赦。
    天故使之貧,赤手唯是籍。
    或者窺殘篇,律呂起韶夏。
    微意有子傳,光燭不鄰借。

    905 《藥裹》 宋·晁說之

    藥裹白頭翁,孜孜離亂中。
    道從前日證,愁與昔年空。
    食足思同飽,時危恥自容。
    愿將經濟策,上疏大明宮。

    906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907 《酬安秘丞見贈長歌》 宋·王禹偁

    我聞進士登科換凡骨,信知不是風塵物。
    貢籍由來數百年,直疑空卻神仙窟。
    其間最貴龍虎榜,乘時得路為卿相。
    一從巢寇犯闕來,梁氏禮闈還草創。

    908 《懷賢詩之李兵部》 宋·王禹偁

    有唐張曲江,盛名何暐曄。
    請誅安祿山,先覺不見納。
    胡雛有反相,其事遠相接。
    賢人何代無,舊史聊可獵。

    909 《水龍吟·兒童不識樗翁》 宋·劉克莊

    兒童不識樗翁。
    挽衣借問年今幾。
    少如彥國,大如君實,披襟高比。
    德業天淵,有些似處,須眉而已。

    910 《四和》 宋·劉克莊

    鯨吸仙人飲興濃,尤嫌惡客懶迎逢。
    逆風弱水三萬里,夢雨高唐十二峰。
    詩派相邀容入社,酒泉雖遠愿移封。
    葑田畢竟勝高仰,猶可躬耕佐大農。

    911 《觀調發四首》 宋·劉克莊

    大胡自來未易當,謂鞭可投沙可囊。
    廟謨先事自為備,天塹雖險難撤防。
    健兒白叟鄉之望,愿聞一語以自壯。
    老儒無以激發君,歷歷為君說名將。
    武襄貴不除黥文,韓岳亦隸河北軍。
    當時繿縷何足云,異日掛劍圖元勛。

    912 《次韻竹溪題達卿后坡》 宋·劉克莊

    □反終身從李愿,有人半夜喚祁嘉。
    簞瓢齋頗奢顏巷,書畫船堪埒米家。
    樗叟舊棲貧亦好,膚翁新句大非夸。
    誰云地僻交游少,鶴肯巢松鹿獻花。

    913 《送方蒙仲赴辟江圖分韻得既字》 宋·劉克莊

    昔忝玉麟招,主君解衣衣。
    于時事會來,中原方鼎沸。
    封侯命大謬,更仆談未既。
    俯仰四十年,歲月堪累欷。

    914 《驥孫晬日》 宋·劉克莊

    驥子豐神水似清,晬盤拿了太憨生。
    語遲未識罷并囝,性慧過如姊與兄。
    顧我高明慚父祖,愿兒愚魯至公卿。
    何時長大勝冠帶,處處將車捉轡行。

    915 《李杜》 宋·劉克莊

    李杜文章宗,繼者宜重黎。
    伯禽視熊驥,未易分高低。
    小者善鉤魚,大者能柵雞。
    世無托孤者,練葛誰提攜。

    916 《五言二十韻別方氏長孫女》 宋·劉克莊

    中年別作惡,大老何以堪。
    我如安昌侯,愛女甚于男。
    念汝明當發,一夕起再三。
    絕憐汝父貧,練裳與蒿簪。

    917 《炎關》 宋·劉克莊

    關北關南氣候分,雪飛不過古來云。
    若非曾發看山愿,老大何因入瘴云。

    918 《別張粵南夫溫子堅元白滿執中子權黃冀端微》 宋·王令

    始吾得三滿,自謂得過人。
    一日不見之,已恐愚賤濱。
    憂思叢中來,腹腸生毛鱗。
    輕舟刺而南,久結愿解伸。

    919 《寄王正叔》 宋·王令

    形骸飫饜城市勞,思得遠去與俗逃。
    借來馬病行欲到,著鞭迫急翻奔跳。
    連綿半日走十堠,急雨隨濕衣與袍。
    到家覓火烘衣濕,亟書名紙揮墨毫。

    920 《還東野詩》 宋·王令

    吾於古人少所同,惟識韓家十八翁。
    其辭浩大無崖岸,有似碧海吞浸秋晴空。
    此老頗自負,把人常常看。
    于時未嘗有夸詫,只說東野口不乾。

    * 關于大愿的詩詞 描寫大愿的詩詞 帶有大愿的詩詞 包含大愿的古詩詞(13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