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大心人的詩詞(3038首)

    621 《禪人發心丐席求頌》 宋·釋正覺

    吉祥長者草茸茸,香軟登機棱路通。
    卷去若入呈己事,得來與我展家風。
    默游兩岸雪蘆外,瘦坐五湖煙水中。
    未許春眠夢蝴蝶,大方引步劫壺空。

    622 《妙慧上人求頌》 宋·釋正覺

    妙中有慧獨醒醒,歷歷機前自照靈。
    老兔夢寒眠凈魄,真犀心醉得通星。
    道游剎剎參諸佛,智破塵塵出大經。
    頑石點頭揮麈尾,坐間華雨一番馨。

    623 《訪黃給事承往寶陀禮普門大士留偈》 宋·釋正覺

    泛舟誰畏海門津,丈室來尋彼上人。
    麈語欲求青眼舊,友心未爽白頭新。
    黃家羊臥藩籬晚,梅氏仙游島嶼春。
    糊餅饅頭看手段,觀音妙智在塵塵。

    624 《虛禪人發心丐田》 宋·釋正覺

    虛廓襟懷作丐游,機緣處處定相投。
    開田大義聊舒手,得意忘言暗點頭。
    白牯耕回山月曉,金刀煎斷野云秋。
    長連趺坐通身飯,一飽分明百不憂。

    625 《六代祖師畫像贊·五祖大滿禪師》 宋·釋正覺

    奇女之兒,雙峰之嗣。
    傳衣世稱乎妙齒,栽松我愧乎頹齒。
    前后兩身,古今一心。
    孤鸞風舞玻璃鏡,長鯨月轉珊瑚林。
    缽盂狤獠人將去,幾夜舂坊無碓音。

    626 《大夫七弟有慶新居二百四十言次韻和之》 宋·蘇頌

    勿謂衡茅陋,門墻亦僅全。
    山連京峴外,水接漕渠邊。
    喬木傍行列,幽花晚秀妍。
    子孫環舍后,兄弟對齋前。

    627 《次韻大父曬麥》 宋·蘇籀

    西郊歲種十畝麥,自笑不耕惟坐食。
    吾人一飽已天幸,此外何心更求得。
    我田長熟無旱潦,玉粒收來堅且好。
    豈同豪右執券契,虐取多求急於盜。

    628 《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韻》 宋·孫應時

    灌園保必學於陵,吾事胸中有淮程。
    三鬴宦游苦寂寞,百年心跡定分明。
    逍遙朱墨塵埃外,娛樂戲文章金石聲。
    侍奉親闈有馀樂,不慚宜弟更宜兄。

    629 《送彭大老提舶泉南》 宋·孫應時

    人言西府厭編摩,歸臥方山意若何。
    出處無心亦無累,寧知世上有風波。

    630 《奉和家大人將赴官舍留示及門之作》 宋·孫應時

    師訓勤誠數十年,此心端不愧高天。
    諸君體我家嚴意,學殖毋為齒莽田。

    631 《送司馬大亨赴遂昌宰》 宋·孫應時

    蒲璧邦家重,蒼山道路深。
    剸裁知唾手,拊字勉勞心。
    通鑒家傳學,迂書坐右箴。
    故人情誼重,贈別比南金。

    632 《挽張舍人安國四首》 宋·王阮

    志氣周瑜俊,謀謨賈誼嘉。
    早先天下士,共服驥中驊。
    瞬息桑田改,傾摧岳柱斜。
    傷心大手筆,零落紫薇花。

    633 《和陳長卿五人同集韻》 宋·王洋

    愛廛均宅畝,雨矩漸經營。
    湖泛輕舟遁,峰排老岫嶸。
    牧之推上第,吏部絕心兵。
    列爵分全服,和聲奏大庭。

    634 《十二月二十九夜大雪三首》 宋·楊公遠

    天教滕六下良宵,恰值人間下頌椒。
    萬屋高低皆玉潔,四山無邇絕塵囂。
    蒼髯鐵面亦華發,直節虛心也折腰。
    可惜梅花無覓處,只應低亞小溪橋。

    635 《詩謁按察疏齋賜賤號二大字賦詩以謝》 宋·楊公遠

    幸披云霧睹青天,盡道山人有宿緣。
    得坐春風才半日,勝居塵世已千年。
    槎枯許到銀河畔,葭老容依玉樹邊。
    兩字光芒關不住,私心猶敢覓新篇。

    636 《岳大用寺簿惠佩力》 宋·袁說友

    文陣談鋒不可當,小恢游刃向朝行。
    一夫敵爾嗟長劍,十九人中見潁囊。
    徐子身非逢季札,呂虔心已識王祥。
    善刀我亦知藏去,他日猶煩賜尚方。

    637 《挽饒伯余室氏曾夫人二首》 宋·曾豐

    始托得其地,中傷乖所天。
    心猶持七戒,教不廢三遷。
    大本中孚卦,繁文內則篇。
    區區彤史筆,未足遠其傳。

    638 《擬古》 宋·張九成

    夜月冷如冰,朝霞燦成綺。
    借問孰為之,大化自然爾。
    斲月為酒壺,裁霞為寐被。
    酣眠九天上,此意誰能解。
    要與同心人,情話當及此。

    639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640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 關于大心人的詩詞 描寫大心人的詩詞 帶有大心人的詩詞 包含大心人的古詩詞(30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