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大山的詩詞(309首)

    201 《寄題張景山大卿園池》 宋·蔡襄

    人仰公才世吏師,更甘歸老舊林池。
    門闌清似當官處,心力強於少壯時。
    物理自冥非寄酒,兵謀猶在卻因棋。
    濠邊風月如招隱,愿拂塵裾從所之。

    202 《自畫山水留春堂大屏題其上》 宋·晁補之

    胸中正可吞云夢,盞里何妨對圣賢。
    有意清秋入衡霍,為君無盡寫江天。

    203 《大孤山祠》 宋·晁補之

    江吞湖卷氣俱豪,崛起孤峰百仞高。
    歸為嬋娟買絲屨,卻應還我所忘刀。

    204 《送琳老還大明山》 宋·蘇轍

    身老與世疏,但有世外緣。
    五年客江西,掃軌謝往還。
    依依二三老,示我馬祖禪。
    身心忽明曠,不受垢污纏。

    205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四大秦寺》 宋·蘇轍

    大秦遙可說,高虎見秦川。
    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
    山平堪種麥,僧魯不求禪。
    北望長安市,高城遠似煙。

    206 《送琳長老還大明山》 宋·蘇轍

    身老與世疏,但有世外緣。
    五年客江西,掃軌謝往還。
    依依二三老,示我馬祖禪。
    身心忽明曠,不受垢污纏。

    207 《秘閣賜讌送右諫議大夫種放得假歸終南山應製》 宋·楊億

    瑣闈聊輟皂囊封,賜告歸尋一畝宮。
    關路蒲輪千里遠,嚴扉蕙帳幾年空。
    百壺天酒凝甘露,二雅宸章掩大風。
    舊隱暫還非久住,心期獻可沃堯聰。

    208 《大唐鐘山進士歌》 元·楊維楨

    睛如貓,須如茅,烏靴白簡鴨色袍。
    元是鐘山老馗唐進土,感君之賜何以酬君勞。
    雖生不得祿,誓死為鬼豪。
    老馗血食豈敢饕,宮中飽食有祆耗,擘而啖之如啖螯。

    209 《景山無思二大師垂和鄙詩復依前韻奉答》 宋·強至

    西北塵游倦,東南野興深。
    帳空慚鶴怨,山暝憶猨吟。
    大士真交臂,連篇契夙心。
    會須攜蠟屐,云嶠陟千尋。

    210 《文懿大師院假山》 宋·強至

    繞郭非無海上山,更收紫翠入禪關。
    竺峰飛過傳聞后,蓬島移來想像間。
    草樹細含生意足,云煙輕帶野情還。
    主人高臥嵩衡畔,應放幽尋杖履閒。

    211 《嘉熙丁酉七月上游大滌題住山龔沖妙艮泓軒》 宋·吳泳

    舊與清泉白石盟,身閒方作洞霄行。
    青山延客元無鎖,碧澗流花似有情。
    古洞欲隨仙隱去,高岡終待鳳來鳴。
    道人喚我松間飲,坐拂寒云月未生。

    212 《東山謁外大父墓》 宋·陳師道

    土山宛轉屈蒼龍,下有盤盤蓋世翁。
    萬木刺天元自直,叢篁侵道更須東。
    百年富貴今誰見,一代功名托至公。
    少日拊頭期類我,暮年垂淚向西風。

    213 《奉陪趙大夫游桓山》 宋·陳師道

    後水喧江落渾黃,晚云障日作微涼。
    笙歌聲里旌旗動,羅綺叢中語笑香。
    勸相秋郊開稔熟,摩娑苔壁吊荒亡。
    風流一代今山簡,有底樽前著葛強。

    214 《大木山》 宋·李廌

    十洲三神山,廣厚蟠地軸。
    不知高幾尋,滄溟及其麓。
    游心如太空,視彼何芥粟。
    君家三木山,包裹一握足。

    215 《大隋山》 宋·王灼

    天彭對峙闢兩門,群山左右爭駿奔。
    金城中間作幾案,大隋踞坐何其尊。
    境勝地靈誰敢宅,古佛來自東家村。
    結茅三間初未暇,一庵聊寄枯木根。

    216 《謝彭大夫惠寒山詩三首》 宋·曹勛

    老彭臨安來,惠我以寒山。
    盡是化導意,更無一句閒。
    頓驅迷悮心,盡置針石間。
    久久得受用,誰畏凋朱顏。

    217 《謝彭大夫惠寒山詩三首》 宋·曹勛

    人生大塊內,徒以蟻旋磨。
    不有明眼人,何能知己過。
    直指識自性,老甑必破墮。
    身詩忽兼忘,嘉惠天來大。

    218 《謝彭大夫惠寒山詩三首》 宋·曹勛

    平生為物役,年紀積漸老。
    不省這個意,老得越顛倒。
    自讀二詩來,迷云掃空照。
    我為謝彭翁,且喜無煩惱。

    219 《清湖山大火》 宋·胡寅

    青天露坐月斂昏,忽見山燒明溪村。
    轉移胡床飽寓目,獵獵變態真難論。
    清湖之山峨帝閽,盤陀四隤如云屯。
    千章大材翳山黑,忽作秋樹繁鮮緼。

    220 《陪梁大諫察院同登蔣山》 宋·吳芾

    山如屏障阜如鐘,中有巍巍古梵宮。
    六代興王俱掃跡,一僧遺堪尚摩空。
    萬松雪類長波掛,八水源從異域通。
    家在天臺最深處,見山不憶故山中。

    * 關于大山的詩詞 描寫大山的詩詞 帶有大山的詩詞 包含大山的古詩詞(3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