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東南保太平,有君無相廟堂輕。具知人眼識朱子,獨趙汝愚陳俊卿。
澹庵老薦此詩人,屈道何妨可致身。負鼎干湯公豈肯,本來余事壓黃陳。
考官蔡茲取三策,三奏賞音汪應辰。天下未嘗無識者,近來識者亦無人。
開禧嘉定擅權臥,地下眉頭想更顰。侂遠傳衣至亡國,止緣不用讀書人。
炎暑何從避,城隅古剎幽。故人今再會,勝地昔曾游。云合天容暝,風來客意秋。歸途催暮雨,回首不能休。
拉客游蕭寺,徘徊及暮還。自非歸沐假,那得片時閒。閱世真成夢,為官只強顏。老僧應笑我,何日遠塵寰。
古人來會合,蕭寺喜粗連。久坐頻更仆,留言悉契禪。塔高延晚照,楠密易昏煙。欲去仍回首,西風為慘然。
寂寂禪林繞篆香,長廊古殿總虛涼。楩柟蔽日空交影,烏鵲馴除不亂行。滅想自成清凈界,爭機端作是非場。灼然祖意休生解,炯炯寒燈一點光。
太史筆端云似畫,老從星外月如規。十分酷似梅花瘦,一點非關玉琯吹。諫草成山安用許,槐庭轉日未應遲。東風快便公須醉,莫問人間是幾時。
南詢五十三知識,輥入天臺五百牛。總被東山涂污了,驢腮馬頷得人羞。
剃得頭光快活生,萬松影里唱歌行。腳頭腳底通霄路,平處孤危險處平。
一輪月影漲幽香,碧玉釵頭白玉妝。持似此花供燕幾,玉堂端可壽萱堂。
夢與神游會自然,乃翁于易發先天。東周以上更三圣,南渡而來第一傳。入室飽參誰舍瑟,過庭精意自忘筌。勾稽小詘論思具,行侍玉皇香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