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千界的詩詞(267首)
181
《昔游詩》 宋·姜夔
昔游衡山上,未曉入幽谷。
欲識所坐輿,橫版掛兩竹。
狀如秋千垂,高下不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183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184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185
《登育王望海亭》 宋·樓鑰
瘦藤拄破山頭云,山蹊盡處開危亭。
平田萬頃際大海,海無所際空冥冥。
乾端坤倪悉呈露,飛帆去鳥無遺形。
蓬萊去人似不遠,指點水上三山青。
189
《雅去鵲來篇》 宋·劉宰
昨日雅鳴繞庭樹,道上行人色驚懼。
試呼行者問如何,身為戶長催殘稅。
稅殘自昔稱難理,三年尤非四年比。
加之逐保有逃戶,每一申明官長怒。
190
《戲酬楊次公》 宋·李復
法云說法元非法,六月洪爐舞飛雪。
寶香一瓣下天來,須彌座上金光發。
三界風雨動雷音,八部人天歸象設。
昔年關西舊夫子,今日淮南大檀越。
191
《洪鐘歌》 宋·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
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
雖含響,擊即通,十方諸佛應聲中。
192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四大無埃,五蘊外來。
智慧尚歸父,因緣初不媒。
西山寒月下,東海夜潮回。
一一根塵妙觸事,千千手眼隨宜開。
眾生世界了如幻,影像那涴吾靈臺。
195
《度門寺》 唐·元稹
北祖三禪地,西山萬樹松。
門臨溪一帶,橋映竹千重。
翦鑿基階正,包藏景氣濃。
諸巖分院宇,雙嶺抱垣墉。
196
《譚子池》 唐·郭周藩
澄水一百步,世名譚子池。
余詰陵陽叟,此池當因誰。
父老謂余說,本郡譚叔皮。
開元末年中,生子字阿宜。
* 關于大千界的詩詞 描寫大千界的詩詞 帶有大千界的詩詞 包含大千界的古詩詞(26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