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大千眾的詩詞(433首)

    41 《途中旅思二首》 唐·鮑溶

    喔喔雞鳴曉,蕭蕭馬辭櫪。
    草草名利區,居人少于客。
    生期三萬日,童耄半虛擲。
    修短命半中,憂歡復相敵。

    42 《送浙東王大夫》 唐·薛能

    天爵擅忠貞,皇恩復寵榮。
    遠源過晉史,甲族本緱笙。
    亞相兼尤美,周行歷盡清。
    制除天近曉,衙謝草初生。

    43 《汕頭行 過澄海三大橋》 現代·老舍

    昔從澄海到汕頭,野水荒沙旅客愁。
    眾志成城爭躍進,萬家移石斷中流。
    人民智慧虹為路,堤岸光輝月入溝。
    寒食秧田千頃碧,飛花滿縣冠山游。

    44 《送修書記游天臺》 宋·李鼐

    塵事日改人,筋力隨以勞。
    三年梁溪上,俯仰如桔槔。
    窮巷躬水菽,杜門匪禪逃。
    修公巖壑人,臭味合我曹。

    45 《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 宋·黃榦

    大溪章溪溪水清,上寮下寮山路平。
    三山屹立相犄角,百里連亙如長城。
    仰干云霄不盈尺,俯視天高浮寸碧。
    閑云吞吐溢澗谷,飛泉噴灑下石壁。

    46 《登大茅公》 宋·王安石

    一峰高出眾山顛,疑隔塵沙道里千。
    俯視煙云來不極,仰攀蘿蔦去無前。
    人間已換嘉平帝,地下誰通句曲天。
    陳跡是非今草莽,紛紛流俗尚師仙。

    47 《懶不作書急口令寄朝士》 宋·戴復古

    老病懶作書,行藏詩上見。
    一心不相忘,千里如對面。
    我已八十翁,此身寧久絆。
    諸君才杰出,玉石自有辯。

    48 《贈崧菴造墨》 宋·白玉蟾

    水銖膠法仙而黠,萬杵玎璫肩欲脫。
    龍尾磨開紫玉腴,鼠須點動青霓活。
    油然作云升太清,沛然下雨驚四溟。
    何當點開眾生眼,大千世界常光明。

    49 《大雨後詠南軒竹二絕句》 宋·蘇轍

    苦寒壞我千竿綠,好雨還催眾筍長。
    痛飲雖無嵇阮客,瓢尊一試午陰涼。

    50 《寄題明州太守錢君倚眾樂亭》 宋·鄭獬

    使君何所樂,樂在南湖濱。
    有亭若孤鯨,覆以青玉鱗。
    四面擁荷花,花氣搖紅云。
    使君來游攜芳樽,兩邊佳客坐翠裀。

    51 《登大峨絕頂睹圓相佛光成長句二十韻》 宋·王之望

    峨眉峻極西南著,萬影莊嚴諸佛住。
    高標天柱八宏張,雄鎮坤維百靈赴。
    我來雨霽群峰出,正值春喧三月暮。
    上方解凍僧人巖,遠俗來游客填路,

    52 《普庵歌》 宋·釋印肅

    祝個普庵純寶貝,妙慧莊嚴真暢快。
    無門為戶到人稀,萬里神光圓頂蓋。
    非相身,無不在,體露堂堂聲色外。

    53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我住汝亦住,我行汝亦行。
    結制順諸佛,禁足護眾生。
    金鎖無須兩頭動,靈犀有暈中間明。
    泥牛入海恰半夜,木雞喚月看五更。

    54 《六代祖師畫像贊·六祖大監禪師》 宋·釋正覺

    廣南樵夫,淮西行者。
    明珠走盤,黃金出冶。
    透影像兮凡圣罔得同塵,續光明兮家世自然不夜。
    眾星之拱斗之魁,百川之趨海之下。

    55 《阻風泊歸舟游凈眾寺》 宋·孫應時

    日落風更起,江頭船不行。
    凄涼大夫宅,蕭瑟故王城。
    一醉重樓晚,千秋萬古情。
    愁邊動寒角,夜久意難平。

    56 《出火祀大辰十二首》 隋代·佚名

    五運惟火,寔宗眾陽。
    宿壯用明,千載愈光。
    神保聿歸,安處火房。
    廳攸不作,炎圖永昌。

    57 《出火祀大辰十二首》 隋代·佚名

    五運惟火,寔宗眾陽。
    宿壯用明,千載愈光。
    神保聿歸,安處火房。
    廳攸不作,炎圖永昌。

    58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59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60 《口技》 清·林嗣環

    京中有善口技者。
    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眾賓團坐。
    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初中文言文敘事寫人表演藝術

    * 關于大千眾的詩詞 描寫大千眾的詩詞 帶有大千眾的詩詞 包含大千眾的古詩詞(43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