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大力的詩詞(1697首)

    81 《鵝湖口大風雨》 明·楊循吉

    溪風惡如虎,力與林木斗。
    其聲一何猛,掩耳不敢受。
    兼以疾雨至,昏黑迷白晝。
    偶然在中途,非前亦非后。

    82 《大寒步至東坡贈巢三》 宋·蘇軾

    春雨如暗塵,春風吹倒人。
    東坡數間屋,巢子與誰鄰。
    空床斂敗絮,破灶郁生薪。
    相對不言寒,哀哉知我貧。

    83 《列子有力命王充論衡有命祿極言必定之致覽之》 宋·晏殊

    大鈞播群物,零茂歸自然。
    默定既有初,不為智力遷。
    御冠導其流,仲任派其源。
    智愚信自我,通塞當由天。

    84 《馬玘大夫挽辭》 宋·王安石

    冠蓋青門道,知君自少時。
    從容他日喜,奄忽暮年悲。
    江月明丹旐,湖風冷繐帷。
    音容雖可想,材力竟何施。

    85 《金陵報恩大師西尚方丈二首》 宋·王安石

    蕭蕭出屋千竿玉,靄靄當窗一炷云。
    心力長年人事外,種花移石尚殷勤。

    86 《見湖南繡使陳益甫大著》 宋·戴復古

    敢寫散人號,來登君子堂。
    論文才力短,憂世話頭長。
    老不堪行路,心思歸故鄉。
    數行詩后語,夜夜吐光芒。

    87 《大雨宿仰山,翌旦驟霽,混融云"無乃開仰山》 宋·范成大

    誰開大仰云?此豈吾力及。
    日光千丈毫,彈指眾峰立。
    衡山卷陰氣,海市發冬蟄。
    韓蘇兩枯魚,出語自濡濕。

    88 《次韻王正之提刑大卿病中見寄之韻,正之得請》 宋·范成大

    名卿緒前輩,風格如玉山。
    累累培塿中,見此高孱顏。
    攬轡忽思歸,無人解縻賢。
    飄颻駕紫車,浮云視朱丹。

    89 《慈姥巖與送客酌別,風雨大至,涼甚·諸賢用》 宋·范成大

    山靈知我厭塵土,喚起蟄雷鏖午暑。
    松風無力雨絲長,散作毿毿雪塵舞。
    巖前縣溜珠簾傾,安得吹來添玉觥?
    詩成酒盡腸亦斷,休喚佳人唱渭城。

    90 《故蜀別苑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梅至多有兩大樹》 宋·陸游

    昔年曾賦西郊梅,茫茫去日如飛埃。
    即今衰病百事嬾,陳跡未忘猶一來。
    蜀王故苑犁已遍,散落尚有千雪堆。
    珠樓玉殿一夢破,煙蕪牧笛遺民哀。

    91 《謁凌云大像》 宋·陸游

    出郭幽尋一笑新,徑呼艇子截煙津。
    不辭疾步登重閣,聊欲今生識偉人。
    泉鏡正涵螺譬綠,浪花不犯寶趺塵。
    始知神力無窮盡,丈六黃金果小身。

    92 《大雨踰旬既止復作江遂大漲一》 宋·陸游

    墻角蚊雷喧甲夜,濕星昏昏出云罅。
    臨堂仰占久嘆吒,懸知龍君未稅駕。
    行人困苦泥沒胯,居人悲啼江入舍。
    便晴猶可望秋稼,努力共禱城南社。

    93 《十月十九日大風作寒閉戶竟日》 宋·陸游

    霜風卷地起,落葉擁蝸廬。
    終日澹無事,一窗寬有余。
    坐多知力耗,食少覺心虛。
    嬾惰無新句,松聲忽起予。

    94 《遍游廬山,示萬杉長老大璉》 宋·楊萬里

    肩輿小斑筠,地志古青冊。
    初穿千長松,忽仰萬絕壁。
    觀山不知名,披志失山色。
    行行問不住,一一漸可識。

    95 《蕭照鄰參政大資挽詩二首》 宋·楊萬里

    父子雙晁董,中興只一家。
    里剛金百鏈,表粹玉無瑕。
    死力扶忠善,生平嫉佞邢。
    古人少全傳,公傳即非夸。

    96 《大兒長孺赴零陵簿,示以雜言》 宋·楊萬里

    好官易得忙不得,好人難做須著力。
    汝要作好官,令公書考不可鉆。
    借令巧鉆得,遺臭千載心為寒。
    汝要作好人,東家也是橫。

    97 《哭母大祥》 宋·文天祥

    前年惠州哭母斂,去年邳州哭母期。
    今年飄泊在何處,燕山獄里菊花時。
    哀哀黃花如昨日,兩度星周俄箭疾。
    人間送死一大事,生兒富貴不得力。

    98 《七月二日大雨歌》 宋·文天祥

    燕山五六月,氣候苦不常。
    積陰綿五旬,畏景淡無光。
    天漏比西極,地濕等南方。
    今何苦常雨,昔何苦常暘。

    99 《贈文雅度大士》 宋·宋祁

    高臘頷髭霜,棲閒寄寶坊。
    秘園金側布。
    薰夾字旁行。
    賜服恩華重,分燈祖意長。
    祗陀學久遍,馀力在雕章。

    100 《題大蘇凈居寺》 宋·張耒

    平生愛山如好德,未嘗一飯忘泉石。
    大蘇山下松柏林,路盡重門照金碧。
    思公得道神所相,指示巖幽駐瓶錫。
    天臺妙教源欲啟,來此一酌曹溪滴。

    * 關于大力的詩詞 描寫大力的詩詞 帶有大力的詩詞 包含大力的古詩詞(16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