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聞老具擅詩聲,夜泛錢塘向鳳城。今日清游更豪逸,雪花和月帶潮生。
子真千載士,流風凜然存。襟期輩古人,喜見云礽孫。客里青燈連夜語,痛飲忘形到爾汝。欣髯一笑倚胡床,浩歌赤壁凌云句。
人生天地間,百年如逆旅。榮華風中煙,富貴草頭露。得喪能幾何,頫仰即今古。師具正法眼,與人一線路。
李子久不調,慷慨多雄辭。題為寶劍篇,贈我何足知。我為讀數過,因之重嗟咨。尚方愿賜有朱云,櫑具帶劍有不疑。
千里歸來病作勞,偶因好雨試揮毫。涼聲何止到草木,秋意直將侵鬢毛。坐念司功狂欲叫,更懷元亮臥方高。何當過我茅檐底,不獨譚詩亦具醪。
萬里修程占學力,色絲黃娟新組織。只今下筆追二雅,端如養氣閉千息。公子何自知寒梅,須知三長具精識。亭亭玉雪瑞煙曉,愛日香浮采衣色。
智禪生峨下,稚齒希空門。落發受具戒,持缽巡諸村。有如摩尼球,炯然古井渾。又若大明鏡,不受塵垢昏。
我佛住世,大開方便。有大士者,現自在身。以千手眼,一一接引。指示群迷,照破諸妄。
四詩之作,句新而詞伉。兩軸之書,意軒而神王。合此名跡,奇變萬狀。予得此詩,季春既望。
林壑黃昏外,衡門紫翠邊。火耕今已老,云臥幾何年。棋斂將殘局,篙回興盡船。畫麟真已矣,騎犢適悠然。
裹糧數千里,買勇萬人場。庚嶺琴書去,橋門姓字香。有司應眼具,喜氣已眉黃。踐履宜天相,時文況所長。
望月犀角明,涵星蚌胎聚。斯石臥龍枕,宜有蜿蜒具。龍頭君家舊,有子踵高步。層云觸石出,四海望甘霔。
盛節嚴周配,宏模軼漢儀。還因大庭敞,就展合宮祠。揆序乘霜簽,涓辰襲寶龜。重檐開窈窱,綴牖列參差。
饑餐不愿粱,渴飲不辭魯。我老乞吾身,無才固其所。豈有經世人,而當話高舉。朝為一日留,暮有一日補。
去蜀游東吳,舉頭望赤霄。君之門九重,觚棱郁岧嶢。是中盛文物,簪筆立漢朝。規摹覺地雄,氣象知天高。
道體本來無限量,其間細大競差殊。只爭思勉些微累,意必之心未絕無。
四世東南保太平,有君無相廟堂輕。具知人眼識朱子,獨趙汝愚陳俊卿。
瞬息閱一紀,作郡初此來。小城雖寂寞,尚復具輿臺。患難偶未死,覂乏良可咍。夜泊大浪灘,沽酒登崔嵬。
春風燠江城,樓臺眩桃李。高堂一臨眺,傍觀謂予喜。予心實不然,俯視憫群蟻。通衢共塵埃,委巷困泥滓。
呼風忙趁魚,一片如掌大。且等后船來,過船猶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