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官蔡茲取三策,三奏賞音汪應辰。天下未嘗無識者,近來識者亦無人。
開禧嘉定擅權臥,地下眉頭想更顰。侂遠傳衣至亡國,止緣不用讀書人。
四載咸淳相,艱哉去國情。極知幾事密,或遂好謀成。董卓徵荀爽,陳桓免晏嬰。為公翻左漢,尚覺寸丹明。
病篤辭臺席,明年遂失襄。少容公展布,豈遽國危亡。此老為微子,吾君類偃王。欺孤木綿鬼,寸斬亦何傷。
天地干戈阻,門生合會喪。謂傳和相缽,有靦陸公莊。衰鈍辜陶冶,危疑去廟廊。空懷精衛意,無奈海茫茫。
吾鄉南渡有儒真,二百年來兩絕倫。繼圣乾淳綿道統,代言炎紹冠詞臣。紫陽山可搜遺老,白玉堂堪踵后塵。□□苕溪漁隱學,單傳詩話作詩人。
圣賢志於道,朝聞而夕死。回視名宦場,唾去如泥滓。高風既寂寥,士俗皆靡靡。倒行日云暮,漏盡不知止。
唇口能緘,眉目如笑。應外而沖,虛中而照。全身放下是全身,一點獨靈常了了。
早日文章譽,他年法令師。官終廷尉府,葬用貳卿儀。參佐征南畫,哀矜讞獄詞。平生經濟學,不愧伯喈碑。
齎志齡雖趣,傳家德已流。里門開駟馬,子舍直鰲頭。不見車茵貴,頻加紱冕優。簫笳歸葬處,聲斷漢江秋。
清修聞校議,慈惠布州蕃。奉使功雖最,遺榮道亦尊。卜居鄰楚澤,反葬近秦源。自得尋真趣,高風世所敦。
憶寓龍陽館,曾陪布素游。登朝俱老大,分祛幾春秋。脫屣追三景,遺衣復一丘。無因素車送,感舊涕雙流。
隱德稱鄉闬,清風遺子孫。未榮三釜祿,先逝九原魂。葬得眠牛地,家開納駟門。足令來者慕,信有教忠言。
曾覽祁公五老詩,仍陪三壽燕留司。今逢北固開尊日,正似南都命席時。喜奉笑言揮麈柄,卻慚衰朽倚瓊枝。定知此會人間少,五十年才一再期。
特起來南國,登庸歷宰卿。立朝弦載直,遇物稱如平。一夢榮華盡,千年封禭成。秋風暮江起,凄咽逝波聲。
星墜寢門夕,鵩來州舍辰。人悲喪遺愛,帝夢失良臣。勛業經綸遠,文章氣燄新。歿猶榮故里,宸筆鏤堅珉。
蚤歷平津館,嘗蒙鮑叔知。笑言忘位貌,論議切箴規。豈悟三秋別,遂成隔世期。英風今已矣,遺恨滿江湄。
雙谿鐘地讖,一相破天荒。道至黃扉重,勛由紫府昌。堤成歡百辟,臺坼泣群方。盛烈銘鐘鼎,千秋耿不忘。
德望堂堂重,威名凜凜寒。三年袞衣粲,四海寸心丹。綠野悲裴度,蒼生憶謝安。白頭賓客在,慚痛淚闌干。
澤蘭江芷負幽期,匕首難酬國士知。山簡醉來能上馬,謝安歸去但圍棋。楚天云雨皆成夢,湘水峰巒半可疑。誰共習家池上燕,銅鞮一曲酒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