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大儒業的詩詞(97首)

    81 《送呂承奉至山從呂龍圖晉伯辟秦州機宜》 宋·晁補之

    去日劇奔驥,新交非曩圖。
    憐君事業長,蔚若頤生須。
    表東海者誰,君世有顯儒。
    端委論百揆,鞭弭雄千夫。

    82 《贈陳進士》 宋·毛滂

    民生委所窮,出仕增轗軻。
    家山有蕨薇,歸足瘳饑餓。
    功名我豈敢,動若手足縛。
    太官五斗粟,飽食慚且頗。

    83 《送彭奭應禮部試》 宋·劉子翚

    君家詩禮冠南區,文陣堂堂盡壯夫。
    流杰姓名歸大族,周官事業屬吾儒。
    爭題玉字傳金榜,翻奮朱鸞與鳳雛。
    月桂香傳南北卷,千言長策耀天衢。

    84 《送高集中赴漳浦宰》 宋·張元干

    三年烏石僧房居,忍饑待次真臞儒。
    有意載酒問奇字,無事閉門抄異書。
    一行作吏去漳水,斂版趨廊參刺史。
    胸中豪氣半銷磨,銷覺風波生眼底。

    85 《挽潘昌朝》 宋·王珪

    道德諸儒表,文章大雅人。
    杏園三月暮,花縣一回春。
    脫屣官情薄,轉頭時事新。
    猗蘭芳未沫,世業不沈淪。

    86 《題欽主器時所作登瀛圖》 宋·陳造

    唐家大府開天策,祖廟工歌登七德。
    偽王連組{纟斥}頸歸,山東羞死虬須客。
    文儒濟濟陪英游,海內共指登瀛洲。
    未妨濫吹一延族,中有謀斷皋伊流。

    87 《再和》 宋·王之望

    年將六秩諸衰具,漏盡鐘鳴行不住。
    一身許國銖兩輕,萬里攜家斗升赴。
    五羊大夫習勞苦,三鱣先生嗟晚暮。
    分為一世數奇人,踏遍九州多半路。

    88 《經筵講詩徹章進詩》 宋·樓鑰

    圣主承丕祚,于今歲幾遷。
    昭回光飾物,剛健位乘乾。
    善治新更化,當陽獨攬權。
    誅鉏及共鯀,擢任列閎顛。

    89 《故殿撰侍郎趙公挽章三首》 宋·曹彥約

    惠國垂芳久,瀘南錫第初。
    詩書今有此,衣缽正關渠。
    業大喧朝野,儒酸羨里閭。
    只言三桂盛,五桂尚權輿。

    90 《寧宗皇帝詩卷耳篇御書贊》 宋·岳珂

    偉王人之典學,本天縱之多能。
    續六藝之絕業,環諸儒而講明。
    璧跗蔚其流芳,瓊字煥其騰英。
    居蠖濩而儲精,炳龜龍而效靈。

    91 《用鄭少傅韻題趙參政梅卷》 宋·方岳

    雪谷冰崖枯槁士,土銼無煙寒墮指。
    朝饑郁屈鳴不平,烏玉磨云翻硯水。
    花光若朽補之窮,吐作冷花春幾幾。
    相公折箠笞神兵,肯與此輩爭詩名。

    92 《侄阿鐘覓字與詩》 宋·姚勉

    阿鐘五歲已大奇,從我覓字與覓詩。
    栗梨不愛愛紙筆,此意豈是尋常兒。
    吟詩寫字非難事,字畫是心詩是志。
    器量充周志氣宏,勁筆雄辭皆極致。

    93 《湖居感傷》 宋·釋智圓

    迷真渺無始,飄業產錢唐。
    外族宗南郡,門風祖偃王。
    微緣先劫種,宿習妙齡彰。
    父母憐多病,親實怪異常。

    94 《宣帝》 宋·項安世

    宣皇開口嫌俗儒,要知不是憎詩書。
    多文少實果何取,國家棄爾如糞土。
    卓然高見亦大奇,懲羹不謂真吹虀。
    漢家德意自此盡,王業豈是元成衰。

    95 《詠史上·賈董》 宋·陳普

    賈董聲名甲漢儒,到頭事業有差殊。
    五年大傅何飄忽,不告梁王肆夏趨。

    96 《代徐思遠謝張季萬》 宋·王洋

    淳風嘆遼遠,友道傷澆漓。
    交情比一線,斷續同軒縻。
    仁惇既難事,義重亦不支。
    寒谷少溫律,衡門自寒扉。

    97 《取清苦廉正為韻課四古風呈漕使蘇叔子》 宋·曾豐

    釋家吾業根,大者名曰苦。
    吾儒視苦海,翻不翅樂土。
    毳行禹安之,飄飲顏得所。
    三蘇窮始榮,更有孫似祖。

    * 關于大儒業的詩詞 描寫大儒業的詩詞 帶有大儒業的詩詞 包含大儒業的古詩詞(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