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大佛寺的詩詞(98首)

    81 《長安宮女行》 明·韓邦靖

    長安城頭夜二鼓,力士敲門稱太府。
    為道君王巡幸勢,選取嬌娥看歌舞。
    應酬未得話從容,階除早已人三五。
    倉皇便欲將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82 《昌公房看牡丹歌》 明·陸師道

    嘗聞樂府牡丹芳春來,一城人若狂。
    我今日日被花惱,毋乃花淫如洛陽。
    吳中三月花如綺,百品千名斗奇靡。
    名園往往平泉莊,禪宮處處西明寺。

    83 《龜頭山》 明·陶安

    我聞龜頭山,乃在麻城縣。
    東離八十里,高峻遠先見。
    伸向南行,欲橋仍俯顫。
    巨吻谽谺張,穹脊坼絞現。

    84 《留題郫縣西禪院古調詩》 宋·徐仲謀

    郫縣七十寺,碁布于郊坰。
    景德當道衢,寶塔騰青冥。
    其間西禪院,地勝景物靈。
    何以使索然,中有大藏經。

    85 《悼朝云詩(并引)》 宋·蘇軾

    紹圣元年十一月,戲作《朝云詩》。
    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之棲禪寺松林中東南,直大圣塔。
    予既銘其墓,且和前詩以自解。
    朝云始不識字,晚忽學書,粗有楷法。

    86 《四月五日醉書慈云閣》 宋·陳著

    峰開荷葉東南傾,梵宮截斷西來青。
    參差樓閣半空起,撞鐘椎魚撼林坰。
    奔走簦笠數百里,隨事來乞山中靈。
    大眾坐飽云捧足,百需順應水建瓴。

    87 《戲效樂天體》 宋·張镃

    去日不可再,來日焉可虛。
    直待百事足,漫把四大拘。
    黃河幾曾清,白發莫旋烏。
    全福貴安然,真樂難強圖。

    88 《立德新居》 唐·孟郊

    立德何亭亭,西南聳高隅。
    陽崖泄春意,井圃留冬蕪。
    勝引即紆道,幽行豈通衢。
    碧峰遠相揖,清思誰言孤。

    89 《送陸暢歸湖州,因憑題故人皎然塔、陸羽墳》 唐·孟郊

    淼淼霅寺前,白蘋多清風。
    昔游詩會滿,今游詩會空。
    孤吟玉凄惻,遠思景蒙籠。
    杼山磚塔禪,竟陵廣宵翁。

    唐詩三百首尋訪

    90 《飲致用神麹酒三十韻》 唐·元稹

    七月調神麹,三春釀綠醽。
    雕鐫荊玉盞,烘透內丘瓶。
    試滴盤心露,疑添案上螢。
    滿尊凝止水,祝地落繁星。

    91 《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 唐·李紳

    九五當乾德,三千應瑞符。
    纂堯昌圣歷,宗禹盛丕圖。
    畫象垂新令,消兵易舊謨。
    選賢方去智,招諫忽升愚。

    92 《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 唐·李紳

    九五當乾德,三千應瑞符。
    纂堯昌圣歷,宗禹盛丕圖。
    畫象垂新令,消兵易舊謨。
    選賢方去智,招諫忽升愚。

    93 《題居上人法華新院》 唐·陳陶

    浮名深般若,方寺設蓮華。
    鐘唄成僧國,湖山稱法家。
    一塵多寶塔,千佛大牛車。
    能誘泥犁客,超然識聚沙。

    94 《乞食僧》 唐·貫休

    擎缽貌清羸,天寒出寺遲。
    朱門當大路,風雪立多時。
    似月心常凈,如麻事不知。
    行人莫輕誚,古佛盡如斯。

    95 《游臺感興古風》 宋·李師圣

    梵書五頂清涼府,冬冰夏雪風炎暑。
    我來七月秋正寒,何況蕭蕭巖谷雨。
    偶爾云開煦氣生,溶溶滿目煙光聚。
    真容古基鷲峰寺,高山之麓雄今古。

    96 《次遲韻二首》 宋·蘇轍

    世事非吾憂,物理有必至。
    常陽百川竭,顧亦防雨耳。
    陰陽相糾纏,反覆更自治。
    幽懷澹不起,默坐識其意。

    97 《游鼓山喝水巖》 宋·姜特立

    昔聞鼓山名,未到鼓山寺。
    勝游不易得,一失恐難值。
    今朝忽勇猛,便作入山計。
    雖無濟勝具,尚可策疲致。

    98 《梅口遣興》 宋·蘇泂

    屏跡甘衡陋,馳書捷置郵。
    擊匏成潦倒,行李當嬉游。
    偶往無前約,明知不自由。
    米鹽嗔婦問,書劍惜兒留。

    * 關于大佛寺的詩詞 描寫大佛寺的詩詞 帶有大佛寺的詩詞 包含大佛寺的古詩詞(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