輦屬前旌盡,香聞后殿來。寶韉千騎合,金闕九城開。天象乘微月,皇衢隱薄雷。但知心目眩,無復賦昭回。
政在寬民戢吏奸,忍為苛嬈恣貪殘。東鄰老幼足和氣,西邑生靈皆病顏。萬乘至聰聞不及,兩司端坐匹如閑。行人過此還知否,地獄天堂咫尺間。
長平一坑四十萬秦人歡欣趙人怨。大風揚沙水不流,為楚者樂為漢愁。兵家勝負常不一,紛紛干戈何時畢。必有天吏將明威,不嗜殺人能一之。
太極登徽冊,鴻恩潤慶圖。三秋少皞月,五日漢家酺。碩惠東西暨,高年左右趨。云雷方霈澤,酒食更成需。
蓬門久閉謝來車,畏暑尤便小閣虛。青引嫩苔留鳥篆,綠垂殘葉帶蟲書。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涼計已疏。忍待西風一蕭瑟,碧鱸斫鲙意何如。
太原兵重壓強胡,莫對秋風憶鱠鱸。萬里天聲揚紫塞,十年人望在黃樞。定應松柏心無改,自信云龍道不孤。應笑病夫何所補,獨能安坐養桑榆。
終日寒齋詠小招,故人軒檻俯溪橋。可憐不得宣城郡,白日消來恨未消。
東來車騎豈君歸,我欲懸車歸則時。仙女丹砂能不老,腐儒青簡亦難衰。寧乖洛水田園計,且及燕山饋餉期。最課直當中秘閣,白頭相望更遲遲。
雖作堯時擊壤民,田家憂樂尚關身。抱珠難起龍公睡,走石誰撩颶毋嗔。
蘋末蕭蕭忽怒飛,松公欲仆竹君欹。無人委曲鐫風伯,晚稻方花最怕吹。
作苦三時逸在冬,安知一簣尚虧功。愁聞地籟吹羊角,不見天瓢滴馬鬃。
曾立龍墀忝近臣,深知玉座最憂民。近傳奎畫蠲租賦,稽首觚棱祝圣人。
吳中見說亦枯焦,勺水如金汲路遙。但有清塵無灑道,不能破塊止鳴條。
抱甕區區溉旱苗,忍饑終勝似操瓢。飲堯井水耕堯野,偶作樵歌亦譽堯。
古人一念感而通,不待焚巫際雨工。湯反諸身防六事,漢移其咎責三公。
老農相戒早輸官,何日爰書得少寬。明府安知簾外事,路人卻見水中瘢。
舜功遠矣世猶思,誰谷吾州賴兩陂。待與閟宮碑歲月,并為神作送迎詩。
少耽章句老明農,無意為文忽自工。戲作小詩說場圃,細看似可續豳風。
隆乾手澤稀疏甚,數帖恓其在水南。但看吾翁貽歙石,固應之子餉端巖。丁寧后裔藏為好,羞愧先民寶不貪。自笑老猶耽筆硯,少年莫也肯同參。
觀臺四望楚氛開,云物輪囷瑞九垓。大雪山陰消得盡,微陽井底放令回。江心皁幟千艘沒,海角黃旗一騎來。想像天顏知有喜,正衙入賀薦金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