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夜半色的詩詞(614首)
461
《贈蘭江鞠明府》 宋·趙湘
笛里聲飄柳色寒,縣齋深在白云間。
孤吟夜倚琴邊月,半醉秋登宅后山。
煙徑樹清苔蘚長,雨塘人散鷺鷥還。
蘭舟有客題詩望,溪上家家晚唱闌。
462
《虞山道中有懷》 元·郯韶
言偃宅前湖水東,千門楊柳綠搖風。
一篷山色斜陽外,半夜雨聲春夢中。
獨客年年如旅雁,行人草草似驚鴻。
芳洲杜若憑誰采,心逐寒潮處處同。
465
《梅花》 宋·張道洽
愛疏愛淡愛枯枝,已愛梅花更愛奇。
江路一年春好處,石橋半夜月明時。
蹇驢積雪深須去,破帽嚴霜打不知。
世上非無好顏色,詩人所賞是風姿。
466
《寄顧次岳五首》 宋·許月卿
半夜開窗憑闌坐,無心云起鏡湖心。
鋪茵煙草漫天幄,璞玉樓臺渾色金。
訪古寂寥秋漠漠,懷人感慨碧岑岑。
未知何日韋齋井,明月清風煩暑襟。
467
《書庭蕉》 明·王守仁
檐前蕉葉綠成林,長夏全無暑氣侵。
但得雨聲連夜靜,何妨月色半床陰。
新詩舊葉題將滿,老芰疏桐恨轉深。
莫笑鄭人談訟鹿,至今醒夢兩難尋。
468
《過寒山寺寄道上人》 未知·陳宗
歸舟欲住更匆匆,晚色蒼蒼迫下舂。
兩岸杏花寒食雨,數株楊柳酒旗風。
江邊尚說寒山寺,城外猶聽半夜鐘。
溪水自流人自老,漁歌長伴月明中。
469
《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宋·何蒙
滿眼煙霞與宅連,義高孝弟代相傳。
彤庭召對曾承詔,內府頒書特奉宣。
學古一門遵法度,禮賓群仆盡精賢。
竺齋月夜招琴客,花院春風恣飲筵。
470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471
《題畫竹絹扇面》 宋·梁宗范
團團紈扇阿誰繃,露出瑯玕三兩莖。
密葉旋從人意長,勁枝全藉筆毫生。
翠筠不動風常在,直節無根色自榮。
只恐半天雷雨夜,化龍應向手中成。
472
《仙水廟》 宋·林云
天風吹我上瑤臺,滿眼煙霞掃不開。
藥灶無丹人已去,洞霄有樹鶴還來。
溪聲晴帶三秋雨,山色青無半點埃。
更愛夜深清夢斷,碧紗明月映蒼苔。
473
《蓬萊行》 宋·錢公輔
蓬萊謫居香案吏,此語昔自微之始。
后人慷慨慕前芬,高閣雄名由此起。
一從圮廢知幾年,棟摧礎斷埋空山。
遺蹤馀址杳何處,惟有竹樹荒蕪閒。
475
《淥波亭》 宋·向傳式
我愛東南郡,恩容守會稽。
府當秦望北,園枕臥龍西。
水為流觴引,亭因正俗題。
松篁清有韻,桃李密成蹊。
477
《水心新居》 宋·趙汝鐸
開扉待嘉客,沽酒解閑愁。
半夜秋霖歇,滿塘寒水流。
風聲生葉底,月色在沙頭。
憶著鱸魚美,松江有舊游。
480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 關于夜半色的詩詞 描寫夜半色的詩詞 帶有夜半色的詩詞 包含夜半色的古詩詞(6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