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多物的詩詞(2378首)

    961 《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 宋·郟亶

    珍重妙觀師,書來再三讀。
    不蒙促歸計,乃憂曠箋牘。
    疑師未相知,待我尚塵俗。
    竊聞構新殿,東畔建廊屋。

    962 《暖谷詩》 宋·蔣祺

    縣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縣,訪尋洞穴為寒亭。
    屈指於今幾百祀,磨崖字字何縱橫。
    相隨棧道倚空險,來者無不毛骨驚。

    963 《文相生日》 宋·金君卿

    圣賢不世出,會合未可知。
    朝廷余百年,天將右重熙。
    經綸須得人,公為生斯時。
    維時秋九月,爽氣橫海涯。

    964 《范資政移鎮杭州一百韻》 宋·金君卿

    圣門高弟游淵源,當時所得惟十賢。
    科張言行政與學,兼此四者誰能然。
    公含天資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謨全。
    軒昂盛時進以道,行高德鉅齊回騫。

    965 《謁和靖先生虎丘祠堂》 宋·李道傳

    涵養當用敬,進學在致知。
    如車去只輪,跬步不可之。
    夫子受師說,惟敬實所持。
    升堂逮易簀,參倚日在斯。

    966 《掛冠》 宋·李瓘

    古云學古斯入官,我見學易而官難。
    平生透破夢覺關,本來面目只儒酸。
    吾親不侍若為歡,不如歸去臥林間。
    殿前三策瀝忠肝,多謝皇恩天地寬。

    967 《登中梁山》 宋·李儒用

    浩蕩秋風使節歸,南山重與北山違。
    自來人物瞻烏帽,更共賓僚款綠衣。
    秦地關河才咫尺,漢都風景尚依稀。
    壺漿迎處多遺老,絕嘆登壇往事非。

    968 《白石山》 宋·林斗南

    路迥縈紆行木杪,腳力窮時山更好。
    苦吟轉覺嘉句慳,遠望方知眾山小。
    登臨自昔知幾人,留題暗苔新事物。
    吁嗟開辟歲時久,名字湮沒多無聞。

    969 《越中五詠·離席》 宋·林概

    何處驪駒雜楚歌,楚人歸思吒云蘿。
    河陽望竟妾心遠,金谷別來郎恨多。
    往事一春空物態,閑情千里舊風波。
    歸時莫聽隴頭水,腸斷不禁年少何。

    970 《滄洲亭懷古》 宋·林之奇

    瀟水悠悠天際來,夾江古木抱山回。
    柵中人物不滿把,日晏市散多蒼苔。
    九疑巉天古云埋,遙想帝子龍車回。
    心衰目極何可望,九歌寂寂令人哀。

    971 《墨池發祥詩呈蔣教》 宋·劉名世

    城頭學宮高巍巍,中有方井號墨池。
    窮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故老相傳右軍宅,滌硯濡毫向池側。
    蘭亭絕筆跡成塵,此間池水猶能黑。

    972 《觀儺》 宋·劉鏜

    寒云岑岑天四陰。
    畫堂燭影紅簾深。
    鼓聲淵淵管聲脆,鬼神變化供劇戲。
    金洼玉注始淙潺,眼前倏已非人間。

    973 《謾興》 明·劉玉

    縛茅為屋倚山椒,名姓人傳太古樵。
    白石曉炊云出甑,清泉夜釀月盈瓢。
    釣魚懶過雙溪堰,驅犢時臨獨木橋。
    寄謝長官休物色,多年洗耳向唐堯。

    974 《月石》 宋·陸九韶

    玉兔愛佳泉,飲泉化為石。
    規圓立山趾,萬古終不息。
    應厭舊星躔,盈稀多缺夕。
    自從寄茲蹤,表表無晦蝕。
    光彩雖暫埋,體素得不易。
    神物豈終潛,早晚照九域。

    975 《再入臺作》 宋·馬遵

    連蹇多年心欲灰,厭為欲吏走塵埃。
    豈知黃紙新書下,還送青氊舊物來。
    武騎強為終不意,河南難問愧無才。
    一麾早晚江湖去,相與持螯共酒杯。

    976 《次韻酬陸放翁》 宋·潘檉

    瘦藤白苧岸烏紗,隨分酬春領物華。
    西崦三椽休問舍,南湖一帶近栽花。
    眼昏客忱多儲菊,肺渴僧庖屢借茶。
    無事閒門便早睡,清燈喚起為吟家。

    977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978 《述懷》 宋·濮肅

    人生天地間,自顧一何小。
    寧同避釣魚,敢學驚弓鳥。
    物理自悠悠,世情多擾擾。
    桃源眼底是,何必尋云表。

    979 《游麻姑山》 宋·饒師道

    拂曉旌幢遠訪真,洞中和氣一番新。
    爭迎謝守同游客,盡是方平舊會人。
    山峭亭臺多占月,地靈風物只知春。
    清歡何必笙簧助,自有紅泉碧澗鄰。

    980 《俞舜俞作墨梅八軸皆取古人詩句請余賦之》 宋·沈繼祖

    天生萬物俱森羅,詩人于梅詩獨多。
    不言成蹊桃與李,何敢當此不類歌。
    由來畫中有新詩,俞君造次以筆追。
    渾然莫知詩畫異,手與心猶不自知。

    * 關于多物的詩詞 描寫多物的詩詞 帶有多物的詩詞 包含多物的古詩詞(23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