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多士子的詩詞(862首)

    841 《謝韓菊山道院詩》 宋·葉茵

    正傳國子先生印,遠訪松陵隱士廬。
    二十四篇風月句,幾千萬卷圣賢書。
    地偏自覺因人重,日涉從教與世疏。
    已戒園丁多種菊,重來對菊膾鱸魚。

    842 《劉公詩》 宋·孔武仲

    原甫吾不識,聞之士大夫。
    少時已絕群。
    卓牽千里駒。
    讀書足智慮,萬卷力有余。

    843 《書嘆七首》 宋·戴表元

    五生因縲紲,劉子急徽追。
    舒叟挈家走,幾遭鞭與笞。
    我無三人辱,闔門但窮饑。
    飽死世更多,徒憂何以為。
    敢作小夫嘆,聊為才士悲。

    844 《次韻仇仁近有懷見寄十首》 宋·方回

    誰識虛翁此一虛,歸來不嘆食無魚。
    早聞曾撰異三子,近喜陶詩賦二疏。
    但苦老身多疾痛,時呼醫士問方書。
    君知湖海元龍否,豪氣年來已盡除。

    845 《贈云屋瑞上人》 宋·方回

    名緇今已絕,見汝忽驚神。
    昔日陪三衛,多年護九宸。
    漫從雞幘報,長與蠹編親。
    漢幄垂前箸,秦關痛只輪。

    846 《日長三十韻寄趙賓旸》 宋·方回

    栗里淵明徑,榿林子美堂。
    亂離容不死,窮乏果何傷。
    紅粒炊{左禾右山}飯,青苔煮菜湯。
    甲兵才偃息,城市轉荒涼。

    847 《生日病腹疾書事》 宋·方回

    今年六十二,棄官八年矣。
    生世業已休,來日凜無幾。
    孰謂嘗作郡,旦暮窘薪米。
    少時頗豪宕,晚乃窮如此。

    848 《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韻》 宋·方回

    之子成春服,歡言駕出游。
    殘紅三月路,疊翠萬山州。
    夏后乘輴澤,軒皇煉藥丘。
    曠平初渺莽,屈曲漸深幽。

    849 《挽朝請大夫致仕李公詞》 宋·郭印

    圣賢志於道,朝聞而夕死。
    回視名宦場,唾去如泥滓。
    高風既寂寥,士俗皆靡靡。
    倒行日云暮,漏盡不知止。

    850 《失題》 宋·李處權

    天上石麟墮,人間瓊樹芳。
    叔孫知典禮,曹植有文章。
    桃李蹊方盛,芝蘭室更香。
    榻先徐孺下,書異鄴侯藏。

    851 《送程思永》 宋·李處權

    恭惟文簡公,雅意在人物。
    一時推鑒裁,似秉袁許術。
    莘莘材館盛,多自東床出。
    昌黎宰相器,氣宇吞溟渤。

    852 《戲謝漕食豆粥》 宋·李復

    石泉清甘出山麓,瓦釜貯泉烹豆粥。
    太行苦霧朝塞門,相與持杯煖寒腹。
    集仙學士著繡衣,瑞節前驅光照玉。
    入境風生三十州,高廩臨邊溢紅粟。

    853 《送陸同知北上二首》 宋·陸文圭

    浙尾帶荒江,土與材俱簿。
    吳李獨終隱,楚黃亦晚錯。
    馀子不足數,眼明見卓落。
    騄馳初歷塊,青萍新淬鍔。

    854 《送徐允伯》 宋·陸文圭

    古有淳寂鄉,君與陶阮到。
    每評伯倫頌,謂騰周公誥。
    山間童負兒,臺下人拾帽。
    短鞭跨砂碣,破毯眠雪窖。

    855 《和郭有章見贈韻》 宋·陸文圭

    敬亭山屢謝家詩,太白重來又一寄。
    天既生才宜用世,士多有志不逢時。
    屠龍合襄高人手,捫風絢堪重子師。
    大廈支顛要梁木,獨甘杞菊老天隨。

    856 《黃待制病中以詩寄之》 宋·釋寶曇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茂陵多病書成帙,季子來歸雪滿簪。
    試與共觀天下士,彌縫一世果何心。

    857 《寒風》 宋·釋文珦

    寒風蕭蕭吹我衣,迎晨光入山采蕨薇。
    魍魎窺人猛虎嘯,草間多露猶未晞。
    歷盡窮崖與險谷,終朝采之不盈匊。
    憂心殷殷日將暮,手持空筐返茅屋。

    858 《大夫七弟有慶新居二百四十言次韻和之》 宋·蘇頌

    勿謂衡茅陋,門墻亦僅全。
    山連京峴外,水接漕渠邊。
    喬木傍行列,幽花晚秀妍。
    子孫環舍后,兄弟對齋前。

    859 《以校正字學還方智善作詩贈之》 宋·王洋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比。
    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師承方肄此。
    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興亦知窺閫壘。

    860 《游純房見李叔穎郎中詩因思叔穎聊繼其韻贈淳》 宋·王洋

    衲衣處處逐浮云,法乳何妨長子孫。
    室有巾瓶留祖意,門無車馬露苔痕。
    名高楚澤多新侶,夢入苕溪有舊言。
    誰與隱峰居士說,曾參一句是同門。

    * 關于多士子的詩詞 描寫多士子的詩詞 帶有多士子的詩詞 包含多士子的古詩詞(8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