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多名賢的詩詞(493首)
441
《贈范覺民》 宋·王之望
范子廓廟器,至寶非凡璞。
胸懷吞云夢,豪氣低華岳。
昔在童稚時,樹立已卓卓。
曳裾橋門內,嶄然見頭角。
442
《邵袞臣挽詩二首》 宋·曾協
幼年耆舊識東床,壯歲名喧翰墨場。
老去里閭推聞望,向來士子誦文章。
芊綿宿草悲春盡,牢落佳城怨夜長。
賴有集賢多故舊,筆端三絕刻琳瑯。
444
《贈史康時二首》 宋·李洪
史侯眉山英,壯歲陪戎旃。
胸蟠九云夢,筆倒三峽泉。
封侯直易爾,唾手平幽燕。
相國昔分陜,幕府羅雋賢。
445
《跋李少裴修禊序》 宋·樓鑰
蘭亭修禊就和中,群賢高會俱雍容。
右軍作序亦寓耳,藁草乃致傳無窮。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屢書終不同。
歷代傳寶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446
《送林宗丞浙東議幕》 宋·樓鑰
先生風骨天與清,孤松野鶴何瘦生。
胸中落落笥五經,大篇短章筆縱橫。
壯年文場諸老驚,俯仰世故雙鬢星。
萬事不理詩自鳴,笑視軒冕秋豪輕。
448
《贈成都魯講書》 宋·樓鑰
君家江發源,我生瀛之壖。
相望萬里外,中間幾山川。
近聞今子敬,文價驚鸞鵷。
何由夢見之,失喜瞻在前。
450
《題喻氏萬卷樓》 宋·趙蕃
今人藏書務書多,昔人讀書病書少。
藏書不讀竟何用,歲老財供蠹魚齩。
俞君命意何其賢,藏書讀書兩相兼。
有樓不肯貯風月,名以萬卷非徒然。
我今百念空如水,只有耽書心未死。
為君作詩豈無意,一鴟時送從茲始。
451
《仙巖道間》 宋·趙蕃
茲巖如許深,中乃一物無。
非仙莫能幻,故即巖之呼。
何代有禪衲,孑焉寄褐蒲。
名字不可考,種松今欲枯。
452
《送綿竹王主簿》 宋·曹彥約
渴想才名不計年,得詩甜處徹中邊。
知君眼里藏青白,吒意杯中別圣賢。
萬里偶逢多幸耳,一朝相別兩茫然。
榮歸蜀道川涂穩,莫漫嚱吁信謫仙。
453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456
《黃魯直真一酒詩帖贊》 宋·岳珂
以蜜為酒,昉于東坡,托詩惟傳,百世不磨。
然而濁為賢而清為圣,泛為醪而盎為酂。
自古以降,厥名孔多,要皆不以甜稱,惟少陵昌黎始有如蜜若飴之歌。
豈時人酸鹹之嗜大概略同,予以固未辨其趣之如何也。
457
《漢宮春·樓觀齊雪》 宋·吳潛
樓觀齊雪,正霜明天凈,一雁高飛。
江南倦客徙倚,目斷雙溪。
憑闌自語,算從來、總是兒癡。
青鏡里,數絲點鬢,問渠何事忘歸。
458
《送黃提干赴班》 宋·李昴英
不枉金蘭貯一賢,唱名重見冕旒前。
省闈見說第三賦,選調猶遲十八年。
據實語人南嶠事,無多行李浙江船。
壺山群彥官今緊,直諒如今合茹連。
459
《送洵之越》 宋·陳著
有美一人來自東,與兒洵約西游同。
謂聞古越多勝跡,庶可洗眼開心胸。
窆石亭空思禹跡,飛翼樓高憶蠡功。
過司馬寓第,如見涑水叟。
* 關于多名賢的詩詞 描寫多名賢的詩詞 帶有多名賢的詩詞 包含多名賢的古詩詞(4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