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外高僧的詩詞(216首)
61
《次常山簡叔祥》 宋·毛滂
歸來久客鬢俱蒼,漸喜無人餽五漿。
未免高僧問勞苦,故應喬木慰凄涼。
山中猿鶴人誰健,門外蒿萊想自長。
為謝邦人豈吾薄,要當六印繞腰典。
64
《贈僧》 宋·釋智圓
諸祖參尋遍,消搖發未華。
舊房扃海外,孤跡寄天涯。
琢句秋窗月,觀空晚砌華。
時來說高趣,終去隱煙霞。
65
《贈僧足庵》 宋·顧逢
幽居不可尋,高臥白云深。
舉眼皆貪者,何人有止心。
三衣了冬夏,一缽飽山林。
此外無他事,聽松生綠陰。
66
《寄曇晦二首》 宋·李處權
高僧闢館坐諸生,夜久亦聞弦誦聲。
物外喜君能筆硯,塵中愧我漫簪纓。
缽餐尚返慈烏哺,囊句時為老鳳鳴。
他日籃輿蓮社約,只應惠遠識淵明。
69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71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75
《四景山水》 明·張以寧
山雨瀑如雪,林寒松未花。
遙看飛閣起,知有梵王家。
一僧歸得晚,云濕滿袈裟。
崖斷石林合,風高云葉飄。
76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77
《依韻贈南安方處士五首》 唐·徐夤
七貴五侯生肯退,利塵名網死當拋。
黔婁寂寞嚴陵臥,借問何人與結交。
休把羸蹄蹋霜雪,書成何處獻君王。
嵩山好與浮丘約,三十六峰云外鄉。
80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 關于外高僧的詩詞 描寫外高僧的詩詞 帶有外高僧的詩詞 包含外高僧的古詩詞(2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