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外路人的詩詞(1234首)
881
《秋日早行》 唐·韋莊
上馬蕭蕭襟袖涼,路穿禾黍繞宮墻。
半山殘月露華冷,一岸野風蓮萼香。
煙外驛樓紅隱隱,渚邊云樹暗蒼蒼。
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烏飛不覺長。
883
《塞上》 唐·黃滔
塞門關外日光微,角怨單于雁駐飛。
沖水路從冰解斷,逾城人到月明歸。
燕山臘雪銷金甲,秦苑秋風脆錦衣。
欲吊昭君倍惆悵,漢家甥舅竟相違。
885
《秋晚途次》 唐·任翻
秋色滿行路,此時心不閑。
孤貧游上國,少壯有衰顏。
眾鳥已歸樹,旅人猶過山。
蕭條遠林外,風急水潺潺。
886
《銜命還國作》 唐·朝衡
銜命將辭國,非才忝侍臣。
天中戀明主,海外憶慈親。
伏奏違金闕,騑驂去玉津。
蓬萊鄉路遠,若木故園林。
西望懷恩日,東歸感義辰。
平生一寶劍,留贈結交人。
887
《送歐陽太監游廬山》 唐·徐鉉
家家門外廬山路,唯有夫君乞假游。
案牘乍拋公署晚,林泉已近暑天秋。
海潮盡處逢陶石,江月圓時上庾樓。
此去蕭然好長往,人間何事不悠悠。
888
《憶天臺山》 唐·劉昭禹
常記游靈境,道人情不低。
巖房容偃息,天路許相攜。
霞散曙峰外,虹生涼瀑西。
何當塵役了,重去聽猿啼。
889
《方響歌》 唐·牛殳
樂中何樂偏堪賞,無過夜深聽方響。
緩擊急擊曲未終,暴雨飄飄生坐上。
鏗鏗鐺鐺寒重重,盤渦蹙派鳴蛟龍。
抒情
892
《贈司空拾遺》 唐·大易
侍臣何事辭云陛,江上微云見雪花。
望閣未承丹鳳詔,掩門空對楚人家。
陳琳草奏才還在,王粲登樓興未賒。
高館更容塵外客,仍令歸路待瑤華。
893
《贈司空拾遺》 唐·大易
侍臣何事辭云陛,江上微云見雪花。
望閣未承丹鳳詔,掩門空對楚人家。
陳琳草奏才還在,王粲登樓興未賒。
高館更容塵外客,仍令歸路待瑤華。
895
《宿江寺》 唐·齊己
島僧留宿慰衰顏,舊住何妨老未還。
身共錫聲離鳥外,跡同云影過人間。
曾無夢入朝天路,憶有詩題隔海山。
珍重來晨渡江去,九華青里扣松關。
897
《夏日城中作二首》 唐·齊己
三面僧鄰一面墻,更無風路可吹涼。
他年舍此歸何處,青壁紅霞裹石房。
竹低莎淺雨濛濛,水檻幽窗暑月中。
有境牽懷人不會,東林門外翠橫空。
898
《宿壽安甘棠館》 唐·尚顏
行人方倦役,到此似還鄉。
流水來關外,青山近洛陽。
溪云歸洞鶴,松月半軒霜。
坐恐晨鐘動,天涯道路長。
899
《洗心》 唐·司馬退之
不踐名利道,始覺塵土腥。
不味稻粱食,始覺精神清。
羅浮奔走外,日月無短明。
山瘦松亦勁,鶴老飛更輕。
900
《滄浪峽·山下水聲深》 唐·司馬扎
山下水聲深,水邊山色聚。
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
似非人間境,又近紅塵路。
乍入洞中天,更移云外步。
我殊惺惺者,猶得滄浪趣。
可以濯吾纓,斯言誠所慕。
* 關于外路人的詩詞 描寫外路人的詩詞 帶有外路人的詩詞 包含外路人的古詩詞(123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