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外和的詩詞(130首)

    81 《追和張外史游仙詩(五首)》 明·余善

    鸞書趣燕五城東,下視星辰在半空。
    行過瑤臺重回首,玉清更在有無中。

    82 《追和張外史游仙詩(五首)》 明·余善

    城闕芙蓉曉未分,身騎金虎謁元君。
    青童不道天家近,笑指空中五色云。

    83 《追和張外史游仙詩(五首)》 明·余善

    溪頭流水飯胡麻,曾折瓊林第一花。
    欲識道人藏密處,一壺天地小于瓜。

    84 《追和張外史游仙詩(五首)》 明·余善

    不到麟洲五百年,歸來風日尚依然。
    稚龍化作雪衣女,來問東華古玉篇。

    85 《追和張外史游仙詩(五首)》 明·余善

    春宴瑤池日景高,烏紗巾上插仙桃。
    長桑樹爛金雞死,一笑黃塵變海濤。

    86 《和錢員外禁中夙興見示》 唐·白居易

    窗白星漢曙,窗暖燈火余。
    坐卷朱里幕,看封紫泥書。
    窅窅鐘漏盡,曈曈霞景初。
    樓臺紅照曜,松竹青扶疏。
    君愛此時好,回頭特謂余:
    不知上清界,曉景復何如?

    87 《初夏清曉赴東宮講堂,行經和寧門外賣花市》 宋·楊萬里

    剩雨殘風一向顛,花枝酒琖兩無緣。
    忽逢野老從湖上,擔取名園到內前。
    芍藥截留春去路,鹿蔥禮上夏初天。
    眾紅半霎聊經眼,不枉皇州第二年。

    88 《經和寧門外賣花市見菊》 宋·楊萬里

    病眼仇冤一束書,客舍葭莩菊一株。
    看來看去兩相厭,花意索寞恰似無。
    清曉肩輿過花市,陶家全圃移在此。
    千株萬株都不看,一枝兩枝誰復貴。

    89 《和陳君儀讀太真外傳五首》 宋·黃庭堅

    朝廷無事君臣樂,花柳多情殿閣春。
    不覺胡雛心暗動,綺羅翻作墜樓人。

    90 《和陳君儀讀太真外傳五首》 宋·黃庭堅

    扶風喬木夏陰合,斜谷鈴聲秋夜深。
    人到愁來無處會,不關情處總傷心。

    91 《和陳君儀讀太真外傳五首》 宋·黃庭堅

    梁州一曲當時事,記得曾拈玉笛吹。
    端正樓空春晝永,小桃猶學淡燕支。

    92 《和陳君儀讀太真外傳五首》 宋·黃庭堅

    高麗條脫琱紅玉,邏逤琵琶捻綠絲。
    蛛網屋煤昏故物,此生惟有夢來時。

    93 《和陳君儀讀太真外傳五首》 宋·黃庭堅

    上皇曾御昭儀傳,鏡里觀形只眼前。
    養得祿兒傾四海,千秋更有一伶玄。

    94 《和外舅夙興三首》 宋·黃庭堅

    瓜蔓已除壟,苔痕猶上墻。
    蓬蒿貪雨露,松竹見冰霜。
    卷幔天垂斗,披衣日在房。
    無詩嘆不還,千古一潛郎。

    95 《和外舅夙興三首》 宋·黃庭堅

    風烈僧魚響,霜嚴郡角悲。
    短童疲酒掃,落葉故紛披。
    水凍食鮭少,甕寒浮蟻遲。
    朝陽烏鳥樂,安穩托禪枝。

    96 《和外舅夙興三首》 宋·黃庭堅

    暑逐池蓮盡,寒隨塞雁來。
    衣裘雖得暖,狐貉正相哀。
    僧汲轆轤曉,車鳴關鎖開。
    不因朝鼓起,來帙亂書堆。

    97 《外舅孫莘老守蘇州留詩斗野亭庚申十月庭堅和》 宋·黃庭堅

    謝公所筑埭,未嘆曲池平。
    蘇州來賦詩,句與秋氣清。
    僧構擅空闊,浮光飛棟甍。
    維斗天司南,其下百瀆傾。

    98 《和答外舅孫莘老》 宋·黃庭堅

    西風挽不來,殘暑推不去。
    出門厭靴帽,稅駕喜巾屨。
    道山鄰日月,清樾深牖戶。
    同舍多望郎,閑官無窘步。

    99 《和端式十題·天外峰》 宋·司馬光

    飛鳥去不息,長空黯何極。
    疏峰帶夕暉,點綴秋天碧。
    禪觀坐超然,相望兩沈寂。

    100 《和樂道自河外南過宜芳雨晴氣和景物可愛馬上》 宋·司馬光

    京洛春應老,河邊初解顏。
    碧浮煙際草,翠滴雨余山。
    目極褰帷外,詩成攬轡間。
    滿川桃李色,共喜傳車還。

    * 關于外和的詩詞 描寫外和的詩詞 帶有外和的詩詞 包含外和的古詩詞(13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