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外包的詩詞(139首)
61
《送駕北征》 明·劉溥
正統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親行討北虜。
其晨日旁氣,中黑外如火。
北風轉旗腳,獵獵不停舞。
此行為宗社,倉卒出未預。
62
《送安南使還國應制》 明·王彝
帝德如天四海同,卉裳相率向華風。
稱藩特奉龍函表,偃武仍包虎韔弓。
貢自炎方歸域內,心先流水到江東。
路經日出知天大,城與山蟠見地雄。
63
《讀宋太史潛溪集》 明·夏煜
混沌初刓太素斫,挺生神人斷鰲膊。
剖戟割坤奠海岳,厥俗鴻荒人未覺。
帝命圖書出河洛,奇耦生畫參伍錯。
煥乎斯文此其璞,二三啟運乘飛躍。
65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68
《臘前月季》 宋·楊萬里
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
一尖已剝臙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
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季冬。
69
《過太湖石塘三首》 宋·楊萬里
每過松江得偉觀,玻璃盆底飣乾坤。
天邊島嶼空無際,煙外人家澹有痕。
笠澤古今多浪士,包山近遠在何村。
季鷹魯望何曾死,雪是衣裳月是魂。
70
《荔枝歌》 宋·楊萬里
粵犬吠雪非差事,粵人語冰夏蟲似。
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
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
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
72
《楊秘校秋懷》 宋·宋祁
治畹當樹蘭,治林當植桂。
蘭生可香國,桂茂絕聚薈。
邈哉志士節,所趣與人異。
意經千古上,心包九垠際。
道勝外物輕,矧復疆鎖細。
所以搶榆者,局局笑鵬翅。
74
《留別王閑叟》 宋·賀鑄
婆娑晚境未知還,邂逅故人增厚顏。
次道志包宇宙外,子牟身寄江湖間。
一悉妙義想冰釋,九死余生非石頑。
敢負清涼阿師約,西庵先辦十年閑。
75
《沁園春·山驛蕭疏》 宋·無名氏
山驛蕭疏,水亭清楚,仙姿太幽。
望一枝穎脫,寒流林外,為傳春信,風定香浮。
斷送光陰,還同昨夜,葉落從知天下秋。
憑闌處,對冰肌玉骨,姑射來游。
76
《驀山溪·孤村冬杪》 宋·無名氏
孤村冬杪,有景真堪畫。
茅舍繞疏籬,見一枝、寒梅瀟灑。
欲將詩句,擬待說包容,辭未盡,意悠悠,難把精神寫。
臨溪疏影,都是前人話。
77
《**香》 宋·無名氏
自小孤云,身外無縈系。
披一片,搭一片,逍遙快活計。
破葫瓢,腰間掛,別無行李。
是人笑我沒操持。
78
《種藥》 宋·梅堯臣
云外陽翟山,實與嵩少接。
山中采藥人,能自辨苗葉。
當須斸其根,以遂素所愜。
野籜包舊土,遠置風雨捷。
79
《送邵郎中知潭州》 宋·梅堯臣
張鐃疊吹洞庭外,緣虎帶刀蠻帥迎。
且諭漢家綏撫厚,莫言湘守事權輕。
木奴洲近霜包熟,斑竹林昏野鳥鳴,賈誼宅邊寒井在,暫留千騎漱余清。
80
《送姚著作之任宣城》 宋·王禹偁
平生聞說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俊。
檻外澄江練不收,窗中遠岫眉初印。
六朝繁盛至隋唐,才人名士遙相望。
謝公向此憑熊軾,白傅曾為鹿鳴客。
* 關于外包的詩詞 描寫外包的詩詞 帶有外包的詩詞 包含外包的古詩詞(1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