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外傾的詩詞(635首)

    261 《西平樂》 宋·楊澤民

    圃韭畦蔬,嫩雞野臘,鄰醞稚子能賒。
    羅幕新裁,畫樓高聳,松梧柳竹交遮。
    應便作歸休計去,高揖淵明,下視林逋,到此如何,又走風沙。
    都為啼號累我,思量事、未遂即咨嗟。

    262 《木蘭花慢(寄朱子西)》 宋·尹濟翁

    渺渺懷芳意,苦對景、可憐生。
    記燕外鶯邊,柳深竹嫩,度密穿青。
    如今淡煙細雨,正午窗半夢酒初醒。
    樂事怎堪重省,起來一餉愁縈。

    263 《水龍吟(送人歸武夷)》 宋·王槐建

    武夷一片閑云,被風吹落清原頂。
    溪梅馥馥、飛來相傍,不嫌凄冷。
    瓦斧爭鳴,絲桐一曲,滿城傾聽。
    奈陽春未了,驪駒已駕,桐陰底、夢魂醒。

    264 《春從天上來(武昌秋夜)》 宋·周伯陽

    浩蕩青冥。
    正涼露如洗,萬里虛明。
    鼓角悲健,秋入重城。
    仿佛石上三生。

    265 《春從天上來(武昌秋夜)》 宋·周伯陽

    浩蕩青冥。
    正涼露如洗,萬里虛明。
    鼓角悲健,秋入重城。
    仿佛石上三生。

    266 《有美堂暴雨》 宋·蘇軾

    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滟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
    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寫雨贊美

    267 《頤和園詞》 清·王國維

    漢家七葉鐘陽九,澒洞風埃昏九有。
    南國潢池正弄兵,北沽門戶仍飛牡。
    倉皇萬乘向金微,一去宮車不復歸。
    提挈嗣皇綏舊服,萬幾從此出宮闈。

    寫景抒情愁苦

    268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明·宋濂

    余幼時即嗜學。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初中文言文送別勸勉學習

    269 《隆中對》 魏晉·陳壽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

    初中文言文贊美寫人

    270 《前出師表》 兩漢·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勵志勸勉

    271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272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魏晉·陶淵明

    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
    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冬天寫景抒情

    273 《詠貧士》 魏晉·陶淵明

    凄厲歲云暮,擁褐曝前軒。
    南圃無遺秀,枯條盈北園。
    傾壺絕馀瀝,窺灶不見煙。
    詩書塞座外,日昃不遑研。
    閑居非陳厄,竊有慍言見。
    何以慰我懷,賴古多此賢。

    行軍艱難同情

    274 《送區冊序》 唐·韓愈

    陽山,天下之窮處也。
    陸有丘陵之險,虎豹之虞。
    江流悍急,橫波之石,廉利侔劍戟,舟上下失勢,破碎淪溺者,往往有之。
    縣廓無居民,官無丞尉,夾江荒茅篁竹之間,小吏十余家,皆鳥言夷面。

    送別序文

    275 《蘇秦以連橫說秦》 先秦·佚名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

    古文觀止故事寫人

    276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277 《獄中上梁王書》 兩漢·鄒陽

    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愿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是使荊軻、衛先生復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觀止寫人品格寓理

    278 《信陵君救趙論》 明·唐順之

    論者以竊符為信陵君之罪,余以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
    夫強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臨趙,趙必亡。
    趙,魏之障也。
    趙亡,則魏且為之后。

    古文觀止史論

    279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敘事長詩

    280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 關于外傾的詩詞 描寫外傾的詩詞 帶有外傾的詩詞 包含外傾的古詩詞(6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