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復飯的詩詞(480首)

    121 《孤兒行》 兩漢·佚名

    孤兒生,孤子遇生,命獨當苦。
    父母在時,乘堅車,駕駟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賈。
    南到九江,東到齊與魯。

    寫人生活抒情

    122 《行行重行行》 兩漢·佚名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古詩三百首古詩十九首女子離別相思

    123 《代東門行》 南北朝·鮑照

    傷禽惡弦驚,倦客惡離聲。
    離聲斷客情,賓御皆涕零。

    山水哲理

    124 《蝶戀花》 宋·趙令

    數四乘間遂道其衷。
    翌日復至,曰:郎之言,所不敢言,亦不敢泄。
    然而崔之族姻,君所詳也,何不因其媒而求娶焉!張曰:予始自孩提時,性不茍合。
    昨日一席間,幾不自持。

    125 《臨江仙(梅)》 宋·王庭

    問道春來相識否,嶺頭昨夜開花。
    水村煙塢寄生涯。
    月寒疏影淡,整整復斜斜。
    素面玉妃嫌粉污,晨妝洗盡鉛華。
    香肌應只飯胡麻。
    年年如許瘦,知是阿誰家。

    126 《賀新郎(生日用實之來韻)》 宋·劉克莊

    鬢雪今千縷。
    更休休、癡心呆望,故人明主。
    晚學瞿聃無所得,不解飛升滅度。
    似曉鼓、冬冬撾五。

    中秋節羈旅孤獨懷人

    127 《沁園春(示諸兒)》 宋·陳著

    信書成癡,捱到如今,無生可謀。
    奈渾家夢飯,谷難虛貸,長年斷肉,菜亦慳搜。
    風雨瀟瀟,江山落落,死又還生春復秋。
    八十歲,是這般多活,堪吊堪羞。

    128 《沁園春(示諸兒)》 宋·陳著

    信書成癡,捱到如今,無生可謀。
    奈渾家夢飯,谷難虛貸,長年斷肉,菜亦慳搜。
    風雨瀟瀟,江山落落,死又還生春復秋。
    八十歲,是這般多活,堪吊堪羞。

    129 《望江南》 宋·凈圓

    西方好,我佛大慈悲。
    但具三心圓十念,即登九品越三祇。
    神力不思議。
    臨執盡,接引定無疑。

    題畫詠物

    130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唐·王維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
    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與山僧飯訖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

    高中文言文書信寫景邀請友人

    131 《春不雨》 清·王士禎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絲已罥櫻桃花。
    鳴鳩乳燕春欲晚,杖藜時復話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說,“谷雨久過三月節。
    春田龜坼苗不滋,猶賴立春三日雪。

    春天同情農民

    132 《魯仲連義不帝秦》 先秦·佚名

    秦圍趙之邯鄲。
    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于蕩陰不進。
    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閔王爭強為帝,已而復歸帝,以齊故;今齊閔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求為帝。
    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

    古文觀止寫人歷史故事

    133 《獄中上梁王書》 兩漢·鄒陽

    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愿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是使荊軻、衛先生復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觀止寫人品格寓理

    134 《瘞旅文》 明·王守仁

    維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來者,不知其名氏,攜一子一仆,將之任,過龍場,投宿土苗家。
    予從籬落間望見之,陰雨昏黑,欲就問訊北來事,不果。
    明早,遣人覘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來,云:“一老人死坡下,傍兩人哭之哀。

    古文觀止祭文抒懷

    135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敘事長詩

    136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137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138 《勾踐滅吳》 先秦·佚名

    越王勾踐棲于會稽之上,乃號令于三軍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大夫種進對曰:“臣聞之,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
    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
    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

    高中文言文勵志歷史故事

    139 《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 宋·蘇軾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
    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
    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與可之教予如此。

    悼念觀點

    140 《與二弟過溪至廣教蘭若》 宋·梅堯臣

    溪水今尚淺,涉馬不及韉。
    岸口出近郭,野徑通平田。
    行行渡小橋,決決響細泉。
    萬木蔭古殿,一燈明象筵。

    * 關于復飯的詩詞 描寫復飯的詩詞 帶有復飯的詩詞 包含復飯的古詩詞(4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