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復憤的詩詞(213首)

    161 《感時述事(十首)》 明·劉基

    先王制民產,曷分兵與農。
    三時事耕稼,閱武在嚴冬。
    亂略齊憤疾,戰伐厥有庸。
    那令異編籍,自使殊心胸。

    162 《梁園飲酒歌》 明·楊基

    我生之辰木入斗,烏啼東井命壁守。
    壁為文府斗為歲,許我文章播人口。
    二齡能言學誦詩,四齡指字識某某。
    五齡琢句對虛實,聯青儷黃配奇耦。

    163 《治圃》 宋·韓維

    久雨地氣泄,百草日以滋。
    勃然翳我圃,積茀不可治。
    遂信蕭艾質,唐突蘭蕙姿。
    鴻鵠不肯下,跳蛙恃而嘻。

    164 《走筆成一篇答徐君先輩見寄》 宋·強至

    定交初何年,昔齒會稽學。
    君壯我尚少,道復先我覺。
    子時于眾人,百鳥一鸑鷟。
    學官程諸生,題品或義卓。

    165 《和樓志國范君武讀胡尉臨安所獲顏魯公書斷碑》 宋·強至

    書名唐世凡幾人,魯公運筆獨有神。
    當年一字百金直,異代儻獲宜爾珍。
    公嘗道直不容內,江湖出走刺史輪。
    東南揮翰落幾郡,在處巨跡刊堅珉。

    166 《田不伐玉磬歌》 宋·吳則禮

    田侯玉磬何瑰奇,吳子見之俄朵頤。
    宣王石鼓氣忽喪,摩挲篆刻還嗟咨。
    作止休論惟柷敔,曾窺兩階舞干羽。
    常臨罍洗薦清廟,獲邇天球親簋簠。

    167 《嵩陽書院詩》 宋·李廌

    束發從政事,佩緩曳長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問之爾何由,必曰因業儒。
    自致或世賞,因儒升仕涂。

    168 《送霍子侔還都》 宋·李廌

    真人造區夏,民瘼傒以蘇。
    戎衣振不格,力舉覆地盂。
    桓桓神武威,自信人未孚。
    當年群嘯聚,劍立猶稱孤。

    169 《下第留別舍弟弼》 宋·李廌

    繆承名卿後,煜煜贊皇裔。
    閔途遘伶俜,勉力濟顛墜。
    百年能幾何,三十已一世。
    胸中經綸策,偃蹇未獲試。

    170 《顏魯公祠堂詩》 宋·李廌

    朅來游汝海,初識魯公真。
    盛德宜蒙祀,英姿儼若神。
    典刑雖異代,勛績在蒸民。
    憶昔艱難際,生逢歷數屯。

    171 《春日種菊東離顧叢半衰謝欲充之因取以植墻下》 宋·李彌遜

    天公善轉物,剪爪不停軫。
    春工未削跡,秋事已張本。
    檀欒嘉菊叢,戢戢露奇蘊。
    枝分要及時,手植須著賢。

    172 《寄德裕縣丞》 宋·鄧肅

    世人齪齪例卑嘶,槍榆不識南冥飛。
    邂逅逢公能可意,笑呼文舉作群兒。
    扁舟十日系楊柳,未忍憤然夸疾走。
    官長雖嗔渠不聞,且覓吾徒絕詩酒。

    173 《和王夷仲詠施粥》 宋·吳芾

    伊昔豈無旱,赫日流金石。
    伊昔豈無水,巨浸連天白。
    未若去歲風,飄忽幾終夕。
    時方屬新秋,稻子半黃赤。

    174 《再酬湯無邪》 宋·廖行之

    少陵自嘆休問天,高歌杜曲希陶潛。
    兩翁潔身如清漣,流行坎止停則淵。
    不肯相邀事趣走,相望異世俱稱賢。
    又如雙鶴立表表,長庚共月相輝皎。

    175 《林簽判挽詩》 宋·葉適

    作邑有何好,利民翻害身。
    怕回湘水月,驚失象臺春。
    暮草已多碧,園花空復新。
    更嫌鶯自語,幽憤不勝陳。

    176 《野趣亭》 宋·汪莘

    晚唐多處士,林亭足娛嬉。
    吾鄉盛儒冠,何園可棲遲。
    負者有不能,富者有不為。
    我窮不出門,出門復坐馳。

    177 《放歌行》 宋·汪莘

    口中吐佛子,腰間出神仙。
    眉心紅日大如錢,腦宮誦經聲泠然。
    瞿曇黃老去我久,可使舉世終無傳。
    天亦若忌我,我自夢裹知其天。

    178 《山河嘆送劉左史歸簡州》 宋·魏了翁

    山河兩戒南北分,天地一氣華戎鈞。
    譬諸指搐非害事,往往西體為不信。
    惟今愧虜相噬吞,人言雪恥茲其辰。
    盍驅卞莊刺刺虎,又嗾廬{捉去扌加犭}擒狡{皴去皮加兔}。

    179 《董侍郎生日》 宋·魏了翁

    后皇一念根至仁,地雖南北民吾民。
    一二指搐不可信,彼動此應關諸身。
    人言犬戎相噬吞,彼蚌鷸耳吾漁人。
    大國信誓方重申,時遣升勺蘇窮鱗。

    180 《高龍學挽詩》 宋·魏了翁

    蜀自開禧后,西垂畏廩秋。
    更經兩單閼,盡棄五邊州。
    新沔依同谷,中梁恃武休。
    匆匆移米領,往往阻金牛。

    * 關于復憤的詩詞 描寫復憤的詩詞 帶有復憤的詩詞 包含復憤的古詩詞(21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