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復待的詩詞(1094首)

    421 《芙蓉女兒誄》 清·曹雪芹

    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曰: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載。
    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櫛沐之間,棲息宴游之夕,親昵狎褻,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
    憶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長詩

    422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423 《祭妹文》 清·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嗚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離吾鄉七百里矣;當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托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
    予幼從先生授經,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
    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

    哀悼思念悔恨

    424 《長門賦·并序》 兩漢·司馬相如

    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
    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
    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
    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

    寫景抒情女性感情騷體賦

    425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426 《陳真卿將有秋試條倏見訪不日告行送於北門歌》 宋·梅堯臣

    送君北崗上,舉酒歌黃鵠。
    黃鵠去何高,天池待棲宿。
    寧復戀江湖,聊茲混雞鶩。
    暉暉振羽裳,不羨淵明菊。

    寫人抒懷感慨

    427 《獄中雜記》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往歲多至日數十人。
    ”余叩所以。

    敘事

    428 《車遙遙篇》 宋·范成大

    車遙遙,馬憧憧。
    君游東山東復東,安得奮飛逐西風。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月暫晦,星常明。
    留明待月復,三五共盈盈。

    抒懷思念

    429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430 《秋水閣記》 清·錢謙益

    閣于山與湖之間,山圍如屏,湖繞如帶,山與湖交相襲也。
    虞山,嶞山也。
    蜿蜒西屬,至是則如密如防,環拱而不忍去。
    西湖連延數里,繚如周墻。

    寫景懷古抒情苦悶

    431 《送艾太仆六十韻(太仆以乙科為郎,論江陵起》 明·湯顯祖

    世閥高臨汝,衣冠起岳州。
    精靈華蓋曉,氣脈洞庭秋。
    江漢稱才子,瀟湘托好逑。
    儒林蒼玉滿,郎署白云悠。

    432 《感春十三首》 宋·張耒

    浮云起南山,冉冉朝復雨。
    蒼鳩鳴竹間,兩兩自相語。
    老農城中歸,沽酒飲其婦。
    共言今年麥,新綠已映土。
    去年一尺雪,新澤至已屢。
    豐年坐可待,春服行欲補。

    433 《雜詩》 宋·王令

    一日不為田,百草已有根。
    況復閑三時,其穢何待論。
    豈不有錢鎛,徒羞慵借勤。
    歲晚憂不耕,何獨議鋤耘。

    434 《答何秀才詩》 南北朝·范云

    少年射策罷。
    擢第云臺中。
    已輕淄水耋。
    復笑廣州翁。
    麟閣佇讎校。
    虎觀遲才通。
    方見雕篆合。
    誰與畋漁同。
    待爾金閨北。
    予藝青門東。

    435 《學古詩》 南北朝·何遜

    長安美少年。
    羽騎暮連翩。
    玉羈瑪瑙勒。
    金絡珊瑚鞭。
    陣云橫塞起。
    赤日下城圓。
    追兵待都護。
    烽火望祁連。
    虎落夜方寢。
    魚麗曉復前。
    平生不可定。
    空信蒼浪天。

    436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437 《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 宋·蘇洵

    十年曾作犍為令,四脈嘗聞愍俗詩。
    共嘆才高堪御史,果能忠諫致戎麾。
    會稽特欲榮翁子,馮翊猶將試望之。
    船系河堤無幾日,南公應已怪來遲。

    438 《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 宋·蘇洵

    臺省留身凡幾歲,江湖得郡喜今行。
    臥聽曉鼓朝眠穩,行入淮流鄉味生。
    細雨滿村莼菜長,高風吹旆彩船獰。
    到家應有壺觴勞,倚賴比鄰不畏卿

    439 《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 宋·蘇洵

    十年嘗作犍為令,四脈嘗聞愍俗詩。
    共嘆才高堪御史,果能忠諫致戎麾。
    會稽特欲榮公子,馮翊猶將試望之。
    船系河堤無幾日,南公應已慳來遲。

    440 《六詠詩》 明·憨山大師

    心金翅鳥命終,骨肉盡消散。
    唯有心不化,圓明光燦爛。
    龍王取為珠,照破諸黑暗。
    轉輪得如意,能救一切難。

    * 關于復待的詩詞 描寫復待的詩詞 帶有復待的詩詞 包含復待的古詩詞(10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