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復席的詩詞(624首)

    221 《蝶戀花》 宋·趙令

    意。
    崔氏緘報之詞,粗載于此,曰:“捧覽來問,撫愛過深。
    兒女之情,悲喜交集。
    兼惠花勝一合,口脂五寸。

    羈旅寫景離別懷古傷今

    222 《武陵春(正月十四日夜孫使君席上觀雪,繼而月復明)》 宋·毛滂

    風過冰檐環佩響,宿霧在華茵。
    剩落瑤花衫月明。
    嫌怕有纖塵。
    鳳口銜燈金炫轉,人醉覺寒輕。
    但得清光解照人。
    不負五更春。

    223 《千秋歲(彥時教授兄生日)》 宋·王之道

    金風玉宇。
    庭院新經雨。
    香有露,清無暑。
    溪光搖幾席,嵐翠橫尊俎。

    224 《采蓮舞》 宋·史浩

    清奏當筵,治世之音安以樂。
    霞舒絳彩,玉照鉛華。
    玲瓏環佩之聲,綽約神仙之伍。
    朝回金闕,宴集瑤池。

    225 《太清舞》 宋·史浩

    天門闕鎖煙蘿。
    瓊室瑤臺瑞氣多。
    欲識仙凡光景異,歡謠須聽太平歌。
    花心念:伏以獸爐縹緲噴祥煙,玳席熒煌開邃幄。

    勉勵

    226 《木蘭花慢(重九)》 宋·京鏜

    算秋來景物,皆勝賞、況重陽。
    正露冷欲霜,煙輕不雨,玉宇開張。
    蜀人從來好事,遇良辰、不肯負時光。
    藥市家家簾幕,酒樓處處絲簧。

    227 《水調歌頭·我飲不須勸》 宋·辛棄疾

    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帥隆興,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馬監、趙卿、王漕餞別。
    司馬賦《水調歌頭》,席間次韻。
    時王公明樞密薨,坐客終夕為興門戶之嘆,故前章及之。
    我飲不須勸,正怕酒樽空。

    離別壯志難酬諷刺

    228 《滿江紅》 宋·姜夔

    心字融入去聲,方諧音律。
    予欲以平韻為之,久不能成。
    因泛巢湖,聞遠岸簫鼓聲。
    問之舟師,云:居人為此湖神姥壽也。

    229 《八聲甘州(王總卿□□生日)》 宋·魏了翁

    自王家無怨住襄城,世總生賢。
    似謝階蘭玉,馬庭梧竹,一一堪憐。
    富貴關人何事,且問此何緣。
    又踏前朝腳,領蜀山川。

    宋詞精選婉約寒食節寫景懷人

    230 《八聲甘州(王總卿□□生日)》 宋·魏了翁

    自王家無怨住襄城,世總生賢。
    似謝階蘭玉,馬庭梧竹,一一堪憐。
    富貴關人何事,且問此何緣。
    又踏前朝腳,領蜀山川。

    231 《沁園春(甲辰餞尤木石赴九江帥)》 宋·李曾伯

    大江之西,康廬之陰,壯哉此州。
    有舳艫千里,旌旗百萬,襟喉上國,屏翰中流。
    彈壓鯨波,指麾虎渡,著此商川萬斛舟。
    青氈舊,看崇詩說禮,緩帶輕裘。

    閨怨思念感嘆青春

    232 《括沁園春》 宋·林正大

    大人先生,高懷逸興,酒肉寓名。
    縱幕天席地,居無廬室,以八荒為域,日月為扃。
    貴介時豪,搢紳處士,未解先生酒適情。
    徒勞爾,謾是非鋒起,有耳誰聽。

    233 《滿江紅(壽章殿院)》 宋·曾寓軒

    細數班行,阿誰是、調元手段。
    君不見、當涂往歲,饑民流散。
    天幸立庵來歇焉,留心濟糶無遺算。
    未須臾、千里復安居,無愁歡。

    234 《滿江紅(壽章殿院)》 宋·曾寓軒

    細數班行,阿誰是、調元手段。
    君不見、當涂往歲,饑民流散。
    天幸立庵來歇焉,留心濟糶無遺算。
    未須臾、千里復安居,無愁歡。

    235 《瑞鶴仙(壽南康錢守·正月初六)》 宋·哀長吉

    天基佳節后。
    又詩詠嵩生,賢歌天佑。
    千齡運非偶。
    慶一堂風虎,云龍感召,相門華胄。

    女子孤獨抒己

    236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237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238 《魯仲連義不帝秦》 先秦·佚名

    秦圍趙之邯鄲。
    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于蕩陰不進。
    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閔王爭強為帝,已而復歸帝,以齊故;今齊閔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求為帝。
    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

    古文觀止寫人歷史故事

    239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240 《后出師表》 魏晉·諸葛亮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古文觀止

    * 關于復席的詩詞 描寫復席的詩詞 帶有復席的詩詞 包含復席的古詩詞(6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