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復岸的詩詞(628首)

    341 《長安秋草篇(小引)》 明·王留

    吳市畸人,燕都逐客,南冠寄食,西第傭書。
    已傷颯颯三秋,更苦奄奄一病。
    繁華耀日,難依桃李之榮;亂葉吟風,空逐梗萍之困。
    睹茲衰草,倍觸羈懷。

    342 《出陜城述所經覽》 明·王廷相

    秦浦發歸旗,逶迤度長坂。
    云入林巒合,鳥向旌旟散。
    浴蘭注溫泉,綠磴求驪館。
    蓮峰崢華首,蘅坻清渭岸。

    343 《性初余同門友至正初定交錢唐及茲兩紀頃以先》 明·王祎

    憶昔與子游,我齒始逾冠。
    子年頗少我,已復飽經傳。
    白璧信少雙,明珠合同穿。
    吾師文獻公,清慎寡推薦。

    344 《湞陽峽》 明·吳拭

    清晨醉別曲江守,直下湞陽望峽口。
    須臾舟子亦動容,兩岸高插數百峰。
    日氣在峽吐不得,蒼嵐紫靄霏濛濛。
    下視潭影無天色,但見石根沒深黑。

    345 《江上即事(三首)》 明·先竹深府

    山高月小水迢迢,斷岸微茫夜寂寥。
    三國英雄誰復在,船頭煙浪坐吹簫。

    346 《賦得新柳送別》 明·謝肇淛

    短岸復長堤,黃輕綠未齊。
    曉風吹不定,春雪壓常低。
    草細偏相妒,鶯嬌未敢啼。
    年芳君莫問,日落灞陵西。

    347 《擬古(二首)》 明·薛瑄

    庭樹微飄落,涼氣始披拂。
    卻憶少年時,泛舟湖湘曲。
    秋風起波瀾,寒霜下林麓。
    日出江上楓,霧隱楚岸竹。

    348 《雪夜山行》 明·庾山學公

    孤舟疑入剡,夜繞亂山行。
    雪與月俱白,江因人更清。
    嵐深寒氣重,岸斷凍痕平。
    況復人煙少,空聞落雁聲。

    349 《有所思酉水舟次作》 明·周復俊

    去年三月滇水陰,今年二月沅州路。
    風光晼晚愁殺人,春色飄回忽遲暮。
    楊溪昨夜春泉發,竹寨沙邊弄明月。
    始見繁花復亂飛,愁多不愿理春衣。

    350 《登城有懷》 明·朱有燉

    一上高城思渺冥,情懷如夢復如醒。
    長河濁浪從來急,嵩岳高峰分外青。
    樵徑遠縈芳草岸,漁舟閑傍夕陽汀。
    登臨感慨斜陽外,望盡長亭復短亭。

    351 《雙黃鵠歌送別》 唐·王維

    〔時為節度判官。
    在涼州作。

    天路來兮雙黃鵠。

    352 《上巳日與二子迨過游涂山荊山記所見》 宋·蘇軾

    此生終安歸,還軫天下半。
    朅來乘樏廟,復作微禹嘆。
    (昔自南河赴杭州過此,蓋二十二年矣。
    )従祠及彼呱,(有啟廟。

    353 《與秦太虛參寥會于松江而關彥長徐安中適至分》 宋·蘇軾

    吳越溪山興未窮,又扶衰病過垂虹。
    浮天自古東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風。
    絕境自忘千里遠,勝游難復五人同。
    舟師不會留連意,擬看斜陽萬頃紅。

    354 《上巳日與二三子攜酒出游隨所見輒作數句明日》 宋·蘇軾

    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曉入千花塢。
    柯丘海棠吾有詩,獨笑深林誰敢侮。
    三杯卯酒人徑醉,一枕春睡日亭午。
    竹間老人不讀書,留我閉門誰教汝。

    355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 宋·蘇軾

    芙蓉仙人舊游處,蒼藤翠壁初無路。
    戲將桃核裹黃泥,石間散擲如風雨。
    坐令空山出錦繡,倚天照海花無數。
    花間石室可容車,流蘇寶蓋窺靈宇。

    356 《送孫著作赴考城兼寄錢醇老李邦直二君于孫處》 宋·蘇軾

    使君閑如云,欲出誰肯伴。
    清風獨無事,一嘯亦可喚。
    來従白蘋洲,吹我明月觀。
    門前遠行客,青衫流白汗。

    357 《和陶移居二首》 宋·蘇軾

    洄潭轉碕岸,我作江郊詩。
    今為一廛氓,此邦乃得之。
    葺為無邪齋,思我無所思。
    古觀廢已久,白鶴歸何時。
    我豈丁令威,千歲復還茲。
    江山朝福地,古人不我欺。

    358 《百步洪二首(并敘)》 宋·蘇軾

    王定國訪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與顏長道攜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飲酒,乘月而歸。
    余時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佇立于黃樓上,相視而笑,以為李太白死,世間無此樂三百余年矣。
    定國既去逾月,復與參寥師放舟洪下,追懷曩游,以為陳跡,喟然而嘆。
    故作二詩,一以遺參寥,一以寄定國,且示顏長道、舒堯文邀同賦云。

    359 《游凈居寺(并敘)》 宋·蘇軾

    凈居寺,在光山縣南四十里大蘇山之南、小蘇山之北。
    寺僧居仁為余言:齊天保中,僧思惠過此,見父老問其姓,曰蘇氏,又得二山名。
    乃嘆曰:吾師告我,遇三蘇則住。
    遂留結庵。

    360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芙蓉仙人(石曼卿也)舊游》 宋·蘇軾

    無數。
    花間石室可容車,流蘇寶蓋窺靈宇。
    何年霹靂起神物,玉棺飛出王喬墓。
    當時醉臥動千日,至今石縫余糟醑。

    * 關于復岸的詩詞 描寫復岸的詩詞 帶有復岸的詩詞 包含復岸的古詩詞(62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