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怨白云相望久,撇然便欲攬征衣。其如飛雪能留客,不放禪翁及早歸。
千年支許事如新,欲作前游漫歷旬。雨帶黑云障俗客,猨呼飛鳥伴幽人。從容劇論知何日,感激佳篇慰此辰。四海聲光非鑿齒,道安名重若為親。
嫩籜斑斑玳點勻,圓膚細細玉條新。渭川美實容先食,卻向秋風懶憶莼。
相公樽俎納豪英,使者封章薦姓名。落日送愁離幕府,翔云隨眼入邊城。萬蹄宛馬休南牧,一嘯燕姬慰北征。敵頸憤來還請系,雒陽前后有書生。
尹子辭才兩崛奇,家聲好繼漢翁歸。人間茂器無施設,天畔危欄獨據依。詩興遠隨孤鳥逝,客心閑傍片云飛。登臨不比江南節,何事徘徊怨落暉。
憶弄吟毫倚翠陰,也應新筍更成林。感君瀟灑賡詩句,不負凌虛一寸心。
才落先明牖,無多未壓檐。得時雖較淺,著物始知嚴。報歲三登速,裁花六出尖。賀祥開萬物,卻癘喜千閻。
花前直判醉酬春,飲量慚非劉伯倫。折去也應顏色在,不知誰是戴花人。
夫子文章卻異端,橫流遏盡見平湍。間于風雅能臻極,粹甚圭璋不假刊。累句輒嘗論盛美,賜篇還與作榮觀。起予自愧無商學,何敢言詩向杏壇。
都梁日日招吾人,梅花已復矜小春。胡為要隨白雁去,莫起此念僧伽嗔。彈琴幾時鬢毛脫,端是天教個中活。僧伽初不負先生,久辦淮山作衣缽。
吾以無作語,刊彼月面背。遣似呂南山,未要余子會。平生太玄雄,猶有一語在。只憐粥飯和,已復不驚怪。
跛跛鬢毛短,娟娟春日長。繁花麗澤國,疊鼓摻漁陽。喚婢理雙屩,遣兒謀一觴。惟知作寒食,那復問殊方。
三韓接蓬萊,祥云護山頂。涵濡雨露春,吞納日月景。美蔭背幽壑,靈根發奇穎。艱難航瀚海,包里走湖岑。
前鄰百鬼瞰高明,夜雨華榱嘆昔人。卻愛君家鴻雁集,還能葺理草堂春。
今古茫茫浪著鞭,誰知圣學有夫傳。請君細誦復齋記,直到羲爻未畫前。
平生求友人千里,永夜論心雪滿窗。為問蒲團聽修竹,何如一舸泛清江。
綠葉滿園風雨余,君家花事嶺中無。眼明見此復三嘆,京洛名園憶上腴。
報答春光須著語,年來老我不能奇。風前娟好有余態,未必此花如此詩。
依然紅日照窗楣,還是去年消息時。妙理不須尋轍跡,只於生處驗新知。
新晴物物有春意,正值一陽來復時。變化無窮俱是易,探原密處起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