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復古制的詩詞(146首)

    21 《使君有詩復次韻》 宋·陳造

    詩播樂職聞子淵,貴耳底用泥古先。
    吾宗使君當世賢,援今輩古敢間然。
    祖武孫謀有源水,功名濟美方未已。
    即今朝野屬望深,簡齋仙人真不死。

    22 《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 宋·胡寅

    美祿無過酒,星泉奠兩儀。
    端由皆作圣,意趣少人知。
    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壽祺。
    功深資藥石,力厚起疲贏。

    23 《壽制使董侍郎》 宋·程公許

    秋云陰陰壓邊城,秋風颯颯飛邊塵。
    淮堧夕烽連峴首,往來羽檄無時停。
    那籌樓上一長嘯,環六十郡皆陽春。
    老翁哺兒夸說尹,連年我禽歌即盈。

    24 《奉和幸長安故城未央宮應制》 唐·劉憲

    漢宮千祀外,軒駕一來游。
    夷蕩長如此,威靈不復留。
    憑高睿賞發,懷古圣情周。
    寒向南山斂,春過北渭浮。
    土功昔云盛,人英今所求。
    幸聽熏風曲,方知霸道羞。

    25 《送薛據宰涉縣(自永樂主簿陟狀,尋復選受此官)》 唐·劉長卿

    故人河山秀,獨立風神異。
    人許白眉長,天資青云器。
    雄辭變文名,高價喧時議。
    下筆盈萬言,皆合古人意。

    26 《送薛據宰涉縣(自永樂主簿陟狀,尋復選受此官)》 唐·劉長卿

    故人河山秀,獨立風神異。
    人許白眉長,天資青云器。
    雄辭變文名,高價喧時議。
    下筆盈萬言,皆合古人意。

    27 《送韋秀才道沖赴制舉》 唐·劉禹錫

    驚禽一辭巢,棲息無少安。
    秋扇一離手,流塵蔽霜紈。
    故侶不可追,涼風日已寒。
    遠逢杜陵士,別盡平生歡。

    28 《滿庭芳(鄉老眾賓勸制置開府酒)》 宋·李浙

    油幕新開,骍旄前導,暫歸梓里舂容。
    致身槐府,功在鼎彝中。
    慨想東山故侶,煙霞外,久闊仙蹤。
    今何幸,相逢吐握,談笑一尊同。

    29 《次韻王待制游東坡留題十一絕》 宋·喻良能

    前代樂天今復見,后身元亮更何疑。
    百年人物有誰在,千古聲名無盡時。

    30 《擬古》 明·錢宰

    出門萬里別,行行遠防邊。
    相望各天末,北斗日夜躔。
    四運秋復春,不見君子還。
    燕車北其轍,越馬南其轅。

    31 《發廩》 宋·王安石

    先王有經制,頒布上所行。
    後世不復古,貧窮主兼并。
    非民獨如此,為國賴以成。
    筑臺尊寡婦,入粟至公卿。

    32 《雜言送當世待制知楊州》 宋·梅堯臣

    廣陵老人爭持壺酒,朝言送少年使君,暮言迎少年太守,少年俱是玉墀人,文章快利生銅吼。
    莫作蕪城賦,

    33 《越十日陪使君汪內翰復來》 宋·黃公度

    雅制初仍舊,佳名留至今。
    城依刺桐古,亭入芰荷深。
    尊俎賓僚集,旌麾刺史臨。
    自公多暇日,及此豁塵襟。

    34 《送制帥林和叔歸》 宋·樓鑰

    使君一何清,鶴骨天與瘦。
    少年場屋聲,六藝飽芳漱。
    一行起作吏,所立已不茍。
    立朝凜大節,論事幾及霤。

    35 《宮詞一百首》 宋·岳珂

    合宮復古肇精禋,心學重開圣制新。
    廣殿邃嚴金作榜,自將明德逆三神。

    36 《庚寅秋病得語不復詮次名曰感懷》 宋·黎廷瑞

    祖龍制八極,法令如亂麻。
    儒冠委秋山,王燄明朝霞。
    所以武陵人,入山種桃花。
    如何東陵侯,茍此旦暮華。
    堂堂炎漢叟,卻種青門瓜。
    舒卷迷大運,千古為悲嗟。

    37 《送任守赴邕管》 宋·彭龜年

    吾聞廣南東十州,諸蠻錯處如蚍蜉。
    東州之蠻富珠貝,西州有馬供群騶。
    一從隴右失芻牧,萬里山蹊來作足。
    部分驛使視行廄,路遠疲農輸食粟。

    38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39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40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 關于復古制的詩詞 描寫復古制的詩詞 帶有復古制的詩詞 包含復古制的古詩詞(1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