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歌詩義,嘗關治亂音。流傳縱今體,陶寫亦吾心。未答論交作,還賡送別吟。識君于此道,亦復用功深。
凜凜君中外,堂堂國盛明。曾聞百年契,豈待一朝盟。老矣我何事,勉哉君勿輕。科名雖世業,直道是家聲。
試問為黔郡,何如與質要。其行既穹絕,有思只飄蕭。但悔嶮投足,未論官折腰。同舟故能送,折簡不勞招。
千村奔走浪塵沙,又報西兵沸鼓笳。厄會有誰知死所,危途無處問生涯。孤鐙閉戶一山雨,遠夢當書三處家。最怕入深饑莫忍,難逢流水出胡麻。
軍屯多似撒星沙,夜月猶聞奏月笳。尚有空囊隨杜甫,幸無復壁累王涯。草根木實逃生飯,石室泥龕到處家。天下蒼生是誰誤,當年悔不壞庭麻。
講序嘗登虎觀西,璽書對罷武都泥。前言往行推多識,細管纖鋒不自攜。信史已成知有法,好詩頻寄更無題。就中醉墨人偏愛,應與南朝小謝齊。
魯人小信廉織雨,大國雷車起三鼓。堂堂千里勢無前,安用渠彌設三渚。使君賓客多英侶,碧玉傾香細腰舞。浮花浪蕊爭取憐,醉乞一言終不許。
檄至方云急,吾行敢滯留。朔風經小渡,細雨過中洲。冉冉新斑鬢,飄飄敝黑裘。欲知來往久,三見月如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