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都游宦日,少年攜手行。投杯起芳席,總轡振華纓。關塞有佳氣,巖開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
東去長安萬里馀,故人何惜一行書。玉關西望堪腸斷,況復明朝是歲除。
上將還專席,雙旌復出秦。關河三晉路,賓從五原人。孤戍云連海,平沙雪度春。酬恩看玉劍,何處有煙塵。
廊廟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無此流。金鐘大鏞在東序,冰壺玉衡懸清秋。自從相遇感多病,三歲為客寬邊愁。
司徒天寶末,北收晉陽甲。胡騎攻吾城,愁寂意不愜。人安若泰山,薊北斷右脅。朔方氣乃蘇,黎首見帝業。
星坼臺衡地,曾為人所憐。公侯終必復,經術昔相傳。食德見從事,克家何妙年。一毛生鳳穴,三尺獻龍泉。赤壁浮春暮,姑蘇落海邊。客間頭最白,惆悵此離筵。
江南煙景復如何,聞道新亭更可過。處處藝蘭春浦綠,萋萋藉草遠山多。壺觴須就陶彭澤,時俗猶傳晉永和。更使輕橈徐轉去,微風落日水增波。
白簡嘗持憲,黃圖復尹京。能標百郡則,威肅一朝清。典秩崇三禮,臨戎振五兵。更聞傳世業,才子有高名。
弟兄書忽到,一夜喜兼愁。空館復聞雨,貧家怯到秋。坐中孤燭暗,窗外數螢流。試以他鄉事,明朝問子游。
江南山鄉勞動
田園
攀龍與泣麟,哀樂不同塵。九陌霄漢侶,一燈冥漠人。舟沈驚海闊,蘭折怨霜頻。已矣復何見,故山應更春。
亂離無處不傷情,況復看碑對古城。路繞寒山人獨去,月臨秋水雁空驚。顏衰重喜歸鄉國,身賤多慚問姓名。今日主人還共醉,應憐世故一儒生。
大雅廢已久,人倫失其常。天若不生君,誰復為文綱。迷者得道路,溺者遇舟航。國風人已變,山澤增輝光。
燦燦辰角曙,亭亭寒露朝。川原共澄映,云日還浮飄。上宰嚴祀事,清途振華鑣。圓丘峻且坦,前對南山標。
昔年內署振雄詞,今日東都結去思。宮女猶傳洞簫賦,國人先詠袞衣詩。華星卻復文昌位,別鶴重歸太乙池。想到金閨待通籍,一時驚喜見風儀。
習之勢翩翩,東南去遙遙。贈君雙履足,一為上皋橋。皋橋路逶迤,碧水清風飄。新秋折藕花,應對吳語嬌。
浩露煙壒盡,月光閑有馀。松篁細陰影,重以簾牖疏。泛覽星粲粲,輕河悠碧虛。纖云不成葉,脈脈風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