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處處的詩詞(1204首)

    701 《郢城最高處眺荊楚》 明·王廷相

    石城聊引望,三楚渺茫間。
    峽自中流辟,江從西極還。
    荊襄天設險,鄂岳水為關。
    用武非今日,風云亦自閑。

    702 《便民倉是縣漕米入江處時方憂旱》 明·王一鳴

    修竹回斜徑,高蟬噪夕陽。
    數行遷客淚,一灑便民倉。
    剜肉知何補,勞心或自傷。
    驕雷蟠赤日,念爾稼登場。

    703 《題沈孟淵江鄉深處(二首)》 明·王肄

    村西村北路相連,處處桑麻綠野田。
    一帶好山如畫里,幾灣流水到門前。
    漁歌唱過鷗邊月,牧笛吹殘谷口煙。
    不獨仙源異人境,杏花春雨自江天。
    ¤

    704 《題沈孟淵江鄉深處(二首)》 明·王肄

    路入江鄉覓隱淪,遠隨流水度前津。
    云遮茅屋不知處,舟過柳橋方見人。
    白鳥下汀芳杜雨,紫鱗吹浪落花春。
    相逢說罷忘機事,一道香風起綠摐。

    705 《逢仙嶺(處州松陽縣山也)》 明·魏觀

    逢仙之嶺皆懸崖,下有溪水青于苔。
    丹楓吹過水西去,白鳥飛上崖邊來。
    行道一翁心甚急,石磴磽磝行不及。
    前臨絕壑后深巖,欲避前呵無處立。

    706 《玉山佳處》 明·張天英

    玉山有佳處,乃在昆侖西。
    蓬萊數峰小,上與浮云齊。
    云中飄飄五色鳳,只愛碧梧枝上棲。
    芝草瑯玕滿玄圃,群仙共躡青云梯。

    707 《登黃山煉丹峰尋昔人隱處》 明·趙滂

    我游黃山當嚴冬,雪消日暖無天風。
    欲求昔人棲隱處,發興況有高僧同。
    危矼側步目已眩,絕壁下瞰心為忡。
    交流二澗瀉寒碧,樵牧不來蘿徑窮。

    708 《早春大中丞同川李公見訪詢及陂上舊游處賦此》 明·周藩宗正

    陂塘春至綠波生,講肆蕭然對古城。
    多謝故人頻問訊,渚蘭汀樹正含情。

    709 《早春大中丞同川李公見訪詢及陂上舊游處賦此》 明·周藩宗正

    夷門東向接郊坰,使節曾于此地停。
    十九年華一回首,紫云空護壁間銘。

    710 《早春大中丞同川李公見訪詢及陂上舊游處賦此》 明·周藩宗正

    清溪自分老漁竿,白首欣逢舊豸冠。
    蘆葉檉花最深處,艤舟猶記昔時歡。

    711 《送鄭處士信之還歙因憶昔同游諸君子》 明·周藩宗正

    同和日云稀,憐君復遠違。
    青山雙屐在,白首一帆歸。
    野燒浮殘雨,寒林散夕暉。
    因茲憶疇昔,相對各沾衣。

    712 《壽柳處士用美宣地官韻》 明·莊昶

    年華不敢去堂堂,老戀山光及水光。
    塵夢幾看浮世短,白云交付此杯長。
    柳根怪石方床枕,眼底秋燈細字行。
    小阮年年無限意,長江分遣到壺觴。

    713 《贈張公洲革處士》 唐·李白

    列子居鄭圃,不將眾庶分。
    革侯遁南浦,常恐楚人聞。
    抱甕灌秋蔬,心閑游天云。
    每將瓜田叟,耕種漢水濆。

    714 《感化寺見元九劉三十二題名處》 唐·白居易

    微之謫去千余里,太白無來十一年。
    今日見名如見面,塵埃壁上破窗前。

    715 《南鄉子·何處倚闌干》 宋·蘇軾

    何處倚闌干。
    弦管高樓月正圓。
    胡蝶夢中家萬里,依然。
    老去愁來強自寬。
    明鏡借紅顏。
    須著人間比夢間。
    蠟燭半籠金翡翠,更闌。
    繡被焚香獨自眠。

    716 《高郵陳直躬處士畫雁二首》 宋·蘇軾

    野雁見人時,未起意先改。
    君従何處看,得此無人態。
    無乃槁木形,人禽兩自在。
    北風振枯葦,微雪落璀璀。

    717 《高郵陳直躬處士畫雁二首》 宋·蘇軾

    眾禽事紛爭,野雁獨閑潔。
    徐行意自得,俯仰若有節。
    我衰寄江湖,老伴雜鵝鴨。
    作書問陳子,曉景畫苕霅。
    依依聚圓沙,稍稍動斜月。
    先鳴獨鼓翅,吹亂蘆花雪。

    718 《南溪有會景亭,處眾亭之間,無所見,甚不稱》 宋·蘇軾

    飛檐臨古道,高榜勸游人。
    未即令公隱,聊須濯路塵。
    茅茨分聚落,煙火傍城闉。
    林缺湖光漏,窗明野意新。

    719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構一茅堂予以其所處最為深》 宋·蘇軾

    猶恨溪堂淺,更穿修竹林。
    高人不畏虎,避世已無心。
    隱幾頹如病,忘言兀以喑。
    茅茨追上古,冠蓋謝當今。

    720 《南溪有會景亭處眾亭之間無所見甚不稱其名予》 宋·蘇軾

    為制名曰招隱仍為詩以告來者庶幾遷之飛檐臨古道,高榜觀游人。
    未即令公隱,聊須濯路塵。
    茆茨分聚落,煙火傍城闉。
    林缺湖光漏,窗明野意新。

    * 關于處處的詩詞 描寫處處的詩詞 帶有處處的詩詞 包含處處的古詩詞(12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