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處變的詩詞(841首)

    541 《周天益由福僑劍水災毀室輒奉小詩勸緣》 宋·劉克莊

    水患被東南,陵谷倏變易。
    朝猶萬家聚,夕為一沙磧。
    非惟齊民災,亦是詩人厄。
    鸛鳴魯望田,蛙跳周颙宅。
    稚子衣露骭,處士泥沒膝。

    542 《慈氏閣》 宋·劉克莊

    閣建五季時,丹碧晃層累。
    吾行半區中,鉅麗莫與比。
    想方營綜時,霸心極雄侈。
    但思窮耳目,寧論韻膏髓。

    543 《和鄉侯燈夕六首》 宋·劉克莊

    街鼓咚霜月寒,冶游夾道擁如山。
    衡門謝客孤吟過,鈴閣憂民一念關。
    變赤地馀成佛國,望紅云處隔仙寰。
    華燈收了霏微雨,最好耘田更釣灣。

    544 《送曹杜赴試禮部》 宋·王令

    霜風瑯瑯鳴鼓鼙,鳥寒夜噪樹折枝。
    居者不出行者歸,廄馬解銜車棄脂。
    長河夜冰船就維,百賈晏起朝閉扉。
    為問當今行者誰,出門千里到何處。

    545 《送馮允南倅梓》 宋·文同

    去年父老送督郵,衣上淚痕猶未變。
    今年吏民迎別乘,馬前歡聲挽不斷。
    梓州城中十萬家,家家盡喜見君面。
    以君鄉里最相近,物態人情素諳練。

    546 《宋復古度支晚川晴雪》 宋·文同

    霽色變云林,寒光混煙水。
    遙山定何處,渺漭才可指。

    547 《己酉九月自巴丘過湖南別粹翁》 宋·陳與義

    離合不可常,去處兩無策。
    眇眇孤飛雁,嚴霜欺羽翼。
    使君南道主,終歲好看客。
    江湖尊前深,日月夢中疾。

    548 《試院春晴》 宋·陳與義

    今日天氣佳,忽思賦新詩。
    春光挾晴色,併上桃花枝。
    白云浩浩去,天色青陸離。
    余霏遇晚日,彩翠紛新奇。

    549 《別岳州》 宋·陳與義

    朝食三斗蔥,暮飲三斗醋。
    寧受此酸辛,莫行歲晚路。
    丈夫少壯日,忍窮不自恕。
    乘除冀晚泰,乃復逢變故。

    550 《十七日夜詠月》 宋·陳與義

    月輪隱東峰,奇彩在南嶺。
    北崖草木多,蒼茫映光景。
    玉盤忽微露,銀浪瀉千頃。
    巖谷散陸離,萬象雜形影。

    551 《廷邁留少城和初入西龍道院詩來用韻答之》 宋·洪咨夔

    雪錦樓高眼易寒,春風朵朵似長安。
    終年避事寧為客,到處尋詩勝覓官。
    金鑿落邊檛蹀躞,玉參差裹舞蹣跚。
    華燈變盡歸來晚,回首西涪可忍看。

    552 《曲肱詩二十首》 宋·白玉蟾

    桑田變海海成田,這話教人信也難。
    只有一般輸我處,君王未有此清閑。

    553 《安分歌》 宋·白玉蟾

    神仙底事君知否,君若知兮求不茍。
    先且回頭自揣量,須量瞞心方開口。
    神仙有術非不傳,也要儂家有夙緣。
    若也人人皆會得,天機容易向人言。

    554 《覺非居士東菴甚奇觀玉蟾曾游其間醉吟一篇》 宋·白玉蟾

    一甌之閩古無諸,山奇水透真畫圖。
    霍童山在閩之隅,天下第一神仙都。
    神仙渺茫不可見,桑田滄海幾遷變。
    三山崒嵂青至今,堪嗟山下人如燕。

    555 《蟠龍菴》 宋·白玉蟾

    五乳峰前第幾峰,碧潭深處有蟠龍。
    半巖冷落孔明雨,一枕蕭騷少說風。
    變化爪牙君子竹,埋藏頭角大夫松。
    高人凄此結茆屋,天下蒼生怨旱虹。

    556 《大道歌》 宋·白玉蟾

    烏飛金,兔走玉,三界一粒粟。
    山河大地幾年塵,陰陽顛倒入玄谷。

    557 《贈蓬壺丁高士琴》 宋·白玉蟾

    瓠巴騎鯨上天去,伯牙成連亦千古。
    淺世斷無鐘子期,弦中妙意為誰舉。
    春風春雨滿瀟湘,人在蓬窗閉竹房。
    竹里鵑啼喉舌冷,花間鶯宿夢魂香。

    558 《遷陽道中奉寄陽正臣同年》 宋·蔡襄

    名第同一籍,家園連七閩。
    何為別眉字,於今十四春。
    昔子補一尉,扶病走風塵。
    歸來解組紱,宴處頤精神。

    559 《中秋夕獨坐望月》 宋·蔡襄

    萬里凄凝魄,幽深在處通。
    清流河漢盡,寒入水云空。
    踰久方全白,彌高適正中。
    開書還自卷,把酒復誰同。
    泫葉漙宵露。
    吹衣變暑風。
    更看庭樹影,漸過粉墻東。

    560 《六十五歲新正自貽》 宋·邵雍

    予家洛城里,況在天津畔。
    行年六十五,當宋之盛旦。
    南園臨通衢,北圃仰雙觀。
    雖然在京國,卻如處山澗。

    * 關于處變的詩詞 描寫處變的詩詞 帶有處變的詩詞 包含處變的古詩詞(84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