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聲聞性的詩詞(197首)
181
《秋暑》 宋·姜特立
吾性仍忍寒,不愛秋暑悶。
既抱相如渴,復喘平叔汗。
疥疾亦相乘,爬搔擾軀干。
平生懶揮箑,況復蚊蚋亂。
忽聞隱雷聲,引頸若鵝鸛。
雨意竟蕭條,依然坐深爨。
安得天公仁,霜令從此換。
188
《哭藝堂湯先生》 宋·劉黻
天地之性人為貴,四骸仁義一只具。
先生領之皇降初,繇稚及耆全故步。
深居獨觀昭曠原,學不師傳能自悟。
真貧不撓萬境融,實行已熟群□□。
191
《送常德教趙君》 宋·方回
岳陽州城危樓前,無地但有水與天。
一點之青惟君山,四顧洶涌心茫然。
吾嘗北風吹湖船,飛過洞庭一日間。
高桅一昂摩日邊,及其一低如沉淵。
192
《再用前韻》 宋·郭印
我生垂四十,兩鬢抽素發。
聲色不掛眼,豈羨凌波襪。
唯有學道心,了不見超越。
何由插羽翰,往造金門謁。
194
《招士特似表》 宋·李處權
山云向晚留,山雨凌曉濯。
花明紅欲墜,松凈翠可握。
未覺人意寬,獨喜烏聲樂。
平生麋鹿性,避地諧丘壑。
196
《憫旱》 宋·王洋
天心愛民非不勤,民心有恨天必聞。
為嫌流不入城郭,指撝山澤收浮云。
浮云未肯便承命,往來空中無定性。
平時風伯讒口多,忍看云師自奔橫。
愿得天公張綱羅,要令滅跡須嚴科。
雷公傳聲澤靈死,嗚呼奈爾風伯何。
197
《枯柏》 宋·王洋
齋前兩柏樹,其大皆十圍。
我初營屋時,正與兩柏期。
其一傍北亭,其一近南籬。
相去十步間,當夏無炎曦。
* 關于聲聞性的詩詞 描寫聲聞性的詩詞 帶有聲聞性的詩詞 包含聲聞性的古詩詞(1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