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聲問的詩詞(2339首)

    121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22 《秋聲》 宋·關注

    夢破松聲枕上聞,睡魔夜半戰吟魂。
    初疑秋雨連江岸,乍覺寒潮上海門。
    招引好風來古寺,追隨月色下前村。
    晚行欲問聲來處,郁郁蒼波漫不分。

    123 《送崇鏡上人歸剡因寄聲高九萬孫季蕃》 宋·林表民

    送師歸隱鏡山中,萬壑千巖指顧間。
    磵恭維馬如見問,為言憔悴老江關。

    124 《長相思·聽鶯聲》 宋·徐霖

    聽鶯聲。
    惜鶯聲。
    客里鶯聲最有情。
    家山何處青。
    問歸程。
    數歸程。
    行盡長亭又短亭。
    征衫脫未成。

    125 《甘州/八聲甘州》 宋·沈欽

    有吳僧、醉倒墨池邊,西風暗吹芳。
    對蒼髯冷掛,龍珠萬顆,晴映經窗。
    卻似仙人黃鶴,笛里換時光。
    靜處觀生意,竹老梅荒。

    126 《聲聲慢·星冠懶帶》 宋·張樞密

    星冠懶帶,鶴氅慵披,色心頓起蘭房。
    離了三清歸去,作個新郎。
    良宵自有佳景,更燒甚、清香德香。
    瑤臺上,便玉皇親詔,也則尋常。

    127 《昉著灸數朝廢吟累日繼披佳會莫菲睚聲亦貢七》 宋·李昉

    交朋相問興何如,不愿家財有羨余。
    一卷佛經心諳誦,七篇真誥手親書。
    榮名厚祿都來足,酒興詩情積漸疏。
    多謝營巢舊時燕,又依時節到貧居。

    128 《八聲甘州 餞帥閫張仲淵外郎 先福建帥府》 元·袁士元

    又西風、吹動塞云飛,碧天倚清秋。
    擁長亭祖席,斜陽旗影,楓葉江頭。
    贊畫雄藩三載,蓮幕更風流。
    愧我黃塵客,拂袂從游。

    129 《八聲甘州 和邵復孺》 元·錢應庚

    折闌難寄遠,渺汀蒲,煙思共依依。
    甚檐花聽斷,騷章歌罷,此意誰知。
    滿眼孤村流水,腸斷去年時。
    過了端陽日,重問歸期。

    130 《蘇武慢·試問禪關》 元·馮尊師

    試問禪關,參求無數,往往到頭虛老。
    磨磚作鏡,積雪為糧,迷了幾多年少。
    毛吞大海,芥納須彌,金色頭陀微笑。
    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四生六道。

    131 《聞廬山輿夫嘆息聲》 現代·于右任

    上山不易下山難,勞苦輿夫莫怨天。
    為問人間最廉者,一升汗值幾文錢。

    132 《子夜吳聲四時歌》 元·張憲

    朱雀街頭雨,烏衣巷口風。
    飛來雙燕子,不入景陽宮。
    為問秦淮女,還知玉樹空。
    ¤

    133 《文儒見和四詩欽嘆高妙謹用韻為答卒章問訊汝》 宋·陳長方

    公居吳淞濱,聲名到童兒。
    弓旌羔雁招,尚落滄海遺。
    淡然如秋容,杳渺無津涯。
    扁舟載西子,獨此見子皮。
    兼收及我輩,一視白與緇。
    他年高士傳,讀者當見思。
    不但首陽士,廉百世師。

    134 《文儒見和四詩欽嘆高妙謹用韻為答卒章問訊汝》 宋·陳長方

    記公當日事,天上冠群英。
    偕計旅庭實,稚齒先飛聲。
    胸中五色絹,補袞澤斯民。
    云胡卷而歸,不效岐山鳴。
    翛然脫外累,志尚惟清寧。
    坐使嘉谷富,無復生蝗螟。
    因公古人風,并得千載情。

    135 《謁陶隱居祠呈郎中張聲華》 宋·陳庚生

    煉就靈丹歲月賒,藥爐丹灶旋成洼。
    庭空響落山松子,路遠香迷野草花。
    舊事誰能問□水,神仙今已在東華。
    田翁猶酹先生酒,亂紙飛錢噪暮鴉。

    136 《答清江錢大尹問合皂山中景》 宋·陳孟陽

    形如合皂對清江,吳漢神仙古道場。
    玉像靈多民受賜,天書歲久墨猶香。
    絳霞密鎖靈仙館,碧霧輕籠正一堂。
    蒼蘚斕斑雙鯉石,寒泉澄湛九龍塘。

    137 《題歙州問政山聶道士所居》 宋·黃臺

    千尋練帶新安水,萬仞花屏問政山。
    自少云霞居物外,不多塵土到人間。
    壺懸仙吞島罷,碗浸星宮沈水閑。
    寶籙篋垂金縷帶,絳囊絳鎖玉連環。

    138 《越問·良牧》 宋·孫因

    自大駕之西幸兮,府遂為於近藩。
    賜行殿為府治兮,暨澤牧之惟艱。
    張毗陵首當是選兮,實股肱之舊弼。
    仍土階之素規兮,因舊宇以為安。

    139 《越問·句踐》 宋·孫因

    昔句踐兮思報吳,問國政兮五大夫。
    辟田野兮實倉府,訪疾苦兮字幼孤。
    抱冰兮握火,置膽兮坐臥。
    采蕺兮與葛,側席兮閭左。

    140 《越問·篇引》 宋·孫因

    典午氏之盛時兮,余鼻祖曰子荊。
    謀樂郊以隱居兮,颺潄石之清名。
    有聞孫曰承公兮,嘗令鄞與余姚。
    愛會稽之山水兮,爰徙家於茲城。

    * 關于聲問的詩詞 描寫聲問的詩詞 帶有聲問的詩詞 包含聲問的古詩詞(23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