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聲跡的詩詞(1146首)
922
《游空山》 宋·王灼
閱遍平川至山足,投鞭下馬緣山腹。
古柏屹如蒼龍起,絕磴盤作長蛇曲。
氣力已憊意未歇,市聲不到境尤肅。
款門徑謁紫金像。
923
《送智齊師出峽》 宋·王灼
齊師成都來,春風掀竹笠。
自云十五年,參學事未畢。
得錢買小舟,湖南尋佛日。
胸中有此老,如飯不下嗌。
924
《題馮申之所藏徐皋魚》 宋·王灼
菱葉萍花點水面,水凈如空到底見。
大魚獨行示閑暇,小魚群嬉夸敏健。
畫工定自知魚樂,掉尾揚鰭固多變。
猶勝圖寫吳王鱠,戕滅眾命供一饌。
925
《五松寺》 宋·李彌遜
秋風吹客衣,去路倚天碧。
躋攀一何苦,政坐受山癖。
人言五松下,曾是瞿曇宅。
至今梧竹陰,列屋棲禪寂。
930
《贈張煉師二首》 宋·曹勛
昔仰蘇仙跡,今瞻弄玉身。
岳靈朝捧劍,飆馭夜朝真。
笙鶴聲常近,煙霞到處新。
原言承道蔭,秘語慰斯民。
932
《挽梁尚書二首》 宋·吳芾
早歲膺宸眷,回翔老禁涂。
三持周版籍,九佩漢銅符。
度量包千頃,聲名滿八區。
誰知成奄忽,陳跡付龜趺。
933
《題吳氏曠遠亭》 宋·仲并
高人心跡喜雙清,曠遠幽亭誰與名。
檐外落花仍落絮,坐中傾國與傾城。
松聲傳壑風初急,帆影飄空浪未平。
不盡樽中今日醉,匆匆輕去得無情。
936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938
《次韻翁士秀雪再作》 宋·曾協
尚記東郊千頃白,夜不聞聲曉盈尺。
飄灑速若赴敵兵,密陣橫空誰督責。
且從膏澤落田疇,不厭寒威凌枕席。
曷來重見凍云凝,似欲飛花襲遺跡。
940
《旅懷》 宋·姜特立
寄跡雙溪上,秋聲動遠林。
斷云流影薄,過雁云痕深。
舊館生離思,新愁闕寄音。
到頭俱夢事,俯默一長吟。
* 關于聲跡的詩詞 描寫聲跡的詩詞 帶有聲跡的詩詞 包含聲跡的古詩詞(11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