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聲端的詩詞(1098首)

    301 《送王煉師歸嵩岳》 唐·棲白

    飄然綠毛節,杳去洛城端。
    隔水見秋岳,兼霜掃石壇。
    一溪松色古,半夜鶴聲寒。
    迥與人寰別,勞生不可觀。

    詠竹

    302 《聞誦《法華經》歌》 唐·修雅

    山色沈沈,松煙冪冪。
    空林之下,盤陀之石。
    石上有僧,結跏橫膝。

    303 《上裴大夫二首》 唐·貫休

    我有一端綺,花彩鸞鳳群。
    佳人金錯刀,何以裁此文。
    我有白云琴,樸斫天地精。
    俚耳不使聞,慮同眾樂聽。

    304 《早秋夜坐》 唐·貫休

    微涼砧滿城,林下石床平。
    發豈無端白,詩須出世清。
    鄰僧同樹影,砌月浸蛩聲。
    獨自更深坐,無人知此情。

    305 《古松》 唐·齊己

    雷電不敢伐,鱗皴勢萬端。
    蠹依枯節死,蛇入朽根盤。
    影浸僧禪濕,聲吹鶴夢寒。
    尋常風雨夜,應有鬼神看。

    306 《池上感興》 唐·齊己

    所向似無端,風前吟憑欄。
    旁人應悶見,片水自閑看。
    碧底紅鱗鬣,澄邊白羽翰。
    南山眾木葉,飄著竹聲干。

    307 《觀李瓊處士畫海濤》 唐·齊己

    巨鰲轉側長鰌翻,狂濤顛浪高漫漫。
    李瓊奪得造化本,都盧縮在秋毫端。
    一揮一畫皆筋骨,滉漾崩騰大鯨臬。

    308 《蘭溪靈瑞觀》 唐·舒道紀

    澄心坐清境,虛白生林端。
    夜靜笑聲出,月明松影寒。
    絳霞封藥灶,碧竇濺齋壇。
    海樹幾回老,先生棋未殘。

    309 《七言》 唐·呂巖

    金丹一粒定長生,須得真鉛煉甲庚。
    火取南方赤鳳髓,水求北海黑龜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藥遣三元八卦行。

    310 《百字碑》 唐·呂巖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
    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311 《袁長官女詩(題峽山僧壁)》 唐·佚名

    剛被恩情役此心,無端變化幾湮沈。
    不如逐伴歸山去,長笑一聲煙霧深。

    312 《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 唐·劉景復

    繁弦已停雜吹歇,勝兒調弄邏娑撥。
    四弦攏撚三五聲,喚起邊風駐明月。
    大聲嘈嘈奔淈淈,浪蹙波翻倒溟渤。

    313 《柳(十一首)》 唐·孫魴

    蘢蔥二月初,青軟自相紆。
    意態花猶少,風流木更無。
    影繁晴陌上,煙重古城隅。
    煬帝河聲里,幾番榮又枯。

    314 《府尹王侍郎準制拜岳,因狀嵩高靈勝,寄呈三十韻》 唐·尉遲汾

    雄雄天之中,峻極聞維嵩。
    作鎮盛標格,出云為雨風。
    瑞時物不癘,順澤年多豐。
    加高冠四方,視秩居三公。

    樂府少年壯志組詩

    315 《更漏子》 唐·馮延巳

    風帶寒,枝正好,蘭蕙無端先老。
    情悄悄,夢依依,離人殊未歸¤
    褰羅幕,憑朱閣,不獨堪悲搖落。

    316 《神女賦》 先秦·宋玉

    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
    其夜玉寢,果夢與神女遇,其狀甚麗,玉異之。
    明日,以白王。
    王曰:“其夢若何?”玉對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紛紛擾擾,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記:見一婦人,狀甚奇異。

    辭賦精選寫人愛情神話

    317 《文賦》 魏晉·陸機

    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譴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
    每自屬文,尤見其情。
    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

    秋天寫景詠物菊花

    318 《鷦鷯賦》 魏晉·張華

    鷦鷯,小鳥也,生于蒿萊之間,長于藩籬之下,翔集尋常之內,而生生之理足矣。
    色淺體陋,不為人用,形微處卑,物莫之害,繁滋族類,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樂也。
    彼鷲鶚驚鴻,孔雀翡翠,或淩赤霄之際,或托絕垠之外,翰舉足以沖天,觜距足以自衛,然皆負矰嬰繳,羽毛入貢。
    何者?有用于人也。

    書信思友

    319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320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 關于聲端的詩詞 描寫聲端的詩詞 帶有聲端的詩詞 包含聲端的古詩詞(1098首)
    chengrenyouxi